-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
1 -
大渡口区第十一届人大
七次会议文件之(一)
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9日在大渡口区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区长 方佳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大渡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大渡口区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图强求变,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和“六个大渡口”建设,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初步统计,2010年,区内生产总值达到170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人均GDP迈上6万元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36亿元,是“十五”末的1.6倍。区级财政总收入18.6亿元,是“十五”末的2.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6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2︰74.4︰23.6调整为2010年的0.8︰67.8︰31.4。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71%。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2%。
(二)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建桥园区引进中石化、中船重工、中交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商业步行街一、二期基本建成,商圈商业设施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沃尔玛、义乌商贸城、新世纪百货等大型商家相继落户。全区累计利用内资192.6亿元、利用外资3.8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13.2倍、17.5倍。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1倍。
(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五纵五横”道路交通骨架网络初具雏形,累计新增改造城市道路47.5公里、农村公路37公里。西城大道及金建路、福茄路大渡口段建成通车,滨江路、新郭伏路、双山路建设加快推进。轻轨二号线、快速公交大渡口段投入营运,全区公交线路达到27条。茄子溪码头建成投用,九宫庙、锦霞街人防工程顺利推进。水电气供应保障进一步加强。建成大渡口、中梁山污水处理厂,完成105公里三级排水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
(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修编大渡口分区规划,完成钓鱼嘴、重钢片区城市设计。编制完成全市首个绿色空间规划。城市建成区达29.5平方公里,较“十五”末新增12.5平方公里。完成危旧房拆迁91万平方米、城中村房屋拆迁37.5万平方米、居住区整治347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87万平方米。建成一批城市公园和音乐文化广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十五”末的4.93平方米增加到16.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森林覆盖率达39.5%。成功创建市级森林城市、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比“十五”末增加76天。
(五)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初中教育、职业教育走在全市前列。旅游学校成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并牵头组建重庆旅游职教集团。区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完成主体工程,区疾控中心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大力实施“103”工程,完成区体育馆改造,群众体育蓬勃开展,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区。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图书档案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连续两次获评市级“双拥模范城”。区敬老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人口计生、残疾人、妇女儿童、对口支援、民宗侨台、审计、消防、统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六)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出台“1+10”文件,坚持把一般预算支出的60%用于改善民生,推出120项幸福民生工程。累计帮助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19000元和8600元,分别年均增长13.3%和14.8%。建成安置房、蓝领公寓、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179.2万平方米。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同标。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县)。建成主城首个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数比“十五”时期下降28.6%。“打黑除恶”、“唱读讲传”、“大下访”深入开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大渡口“调结构、抓城建、惠民生”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较好完成了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建桥园区被市政府确定为笔记本电脑“1+10”外围设备配套产业基地,成功引进天安数码、海康威视、富士康等一批重大项目;商圈招商取得新突破,美嘉森奥特莱斯等一批品牌商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