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梯级水电站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梯级水电站
英文名称: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定义:
在同一条河流上、下游有水流联系的水电站群。
所属学科:
电力(一级学科);电力规划、设计与施工(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梯级水电站的发展沿革
梯级水电站的工况特征
水能利用特征
运行调度特征
生产管理特征
外部联系特征
梯级水电站管理特殊问题
梯级管理的整体效益问题
梯级管理的整体安全问题
梯级管理的整体可行性问题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一种很经济、很清洁的能源。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由于自然条件和技术上的原因,必须对河流进行分段开发。即,自河流的上游起,由上而下地拟定一个河段接一个河段的水利枢纽系列、呈阶梯状的分布形式,这样的开发方式称为梯级开发。通过梯级开发方式所建成的一连串的水电站,称为梯级式水电站。
上述概念是一般的概念。实际生活中常说的梯级水电站,着重是指水能资源开发中,相邻联系比较紧密、互相影响比较显著、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靠近的水电站群。当河流比较长、上下游相距很远时,我们则把它分成河段来考察,如黄河上游、岷江上游等,以便更好地揭示梯级电站的整体功能和有机联系。
梯级水电站的发展沿革
水力发电的出现,始于1880年前后。当时法国的塞尔美兹制糖工厂、英国的下屋化学工厂、美国的可拉矿山等都建立了小规模水电厂,主要用于自备的动力驱动。1882年前后,在美、英、法等国出现了专门供电的水电厂,其中以大发明家 爱迪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创建的亚伯尔水电站较为著名,(水头3米装机10.5千瓦),故常常把它作为水电站诞生的正式代表。在水电站创建的第一个10年,容量一般都很小。如瑞典1882年建立的该国第一座水电站,只有3马力的容量;日本在1889年建立的该国第一座水电站也只有65马力的容量。在水电站发展的第二个10年,装机容量开始有较大增长。1892年,美国奈亚格拉水电站建成,安装了11台4000千瓦水轮发电机;1895年,美国尼加拉水电站发电,装机达14.7万千瓦。1895年,在法国下罗纳河建成圣克来水电站,装机10.7万千瓦。在以后的两个10年中,水电站规模迅速扩大,装机容量发展很快,美国的 密西西比河从1913年至1930年的17年中,水电站装机从14.7万千瓦发展到965万千瓦,增加了65倍。前苏联在此期间也修建了装机达55.8万千瓦的第聂伯水电站。但是,水电站发展的前40年中,多数国家都处于单目标、单个电站孤立开发、独立管理的状态。唯有日本在20世纪的前30年中出现了按河流水系进行梯级开发的趋势,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当时也没有明确提出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的概念。
1933年,美国在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方案中首次提出多目标梯级开发的主张,并加以实施。此后,康伯兰河、密苏里河、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阿肯色河等相继按照田纳西 河的开发方式进行多目标梯级开发。
与此同时,前苏联在1931年到1934年间完成了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规划,并付诸实施。
水力发电发展的第二个40年,是梯级开发迅猛发展的时代。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都以开发水能作为自己国家能源建设的重点,优越的水电电源点大都获得了开发。
发达国家水电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走向平稳发展时代。而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从60年代开始了水电建设的高潮,梯级开发进展很快。巴西在1958年到1986年的28年中,对巴拉那河及其支流进行了一连串梯级开发,共建成梯级电站17座,总库容为179.22亿立方米,总装机达3958万千瓦。这使它从1950年的水电装机154万千瓦居世界第12位跃居为世界第5位。
目前,世界上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最完善的有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 哥伦比亚河,干支流共建42座梯级、总装机达3335万千瓦,是世界上梯级数最多的河流;
巴西和阿根廷、巴拉圭等国境内的 巴拉那河,干支流共建30座梯级,总装机达4854万千瓦,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河流;
苏联的 叶尼塞河,干支流共建梯级9座,总库容达4679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水库库容最大的河流;还有苏联的伏尔加河,法国的罗纳河,加拿大的拉格朗德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等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都很有特点,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水电能源,而且获得了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水力发电起步虽然较晚,但梯级开发的尝试却并不比国外落后多久。1912年,在云南昆明滇池的出口上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安装了两台24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1936年,开始对四川长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