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案-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护理学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解剖特点 (一)肾脏 年龄越小,肾脏相对愈重。新生儿肾为体重的1/100~1/130,婴儿期肾位置较低,下极可低至髂嵴以下第4腰椎水平,2岁后才达髂嵴以上。由于小于2岁婴儿肾脏相对较大,位置又低,故在腹部常可扪及。新生儿肾脏表面分叶,至2~4岁时消失,若此后继续存在,才可视为分叶畸形。 (二)输尿管 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弹力纤维和肌肉发育不良,容易受压扭曲而导致梗阻和尿滞留,易继发感染。 (三)膀胱 婴儿膀胱位置相对较高,尿液充盈后其顶部常在耻骨联合以上,易在腹腔触及;随年龄增长逐渐降入盆腔内。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岁)+2] ×30 (四)尿道 女型尿道较短,新生儿仅1cm(性成熟期3~5cm ),会阴亦短,外口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沾染。男婴尿道虽较长,因常有包皮过长或包茎易生垢积而致上行性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 小儿肾脏虽具备大部分成人的功能,但由于发育尚未成熟,整个机体和肾脏的调节能力较弱,肾功能仅能满足健康状况下的需要而缺乏贮备。一般至1~1.5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 (一)胎儿肾功能 胚胎12周时已有尿液生成;但肾脏与肺、肠同属“休眠”器官.肾功能由胎盘替代。胎儿尿液为羊水的主要来源。胎儿无肾、肾发育不全或泌尿道梗阻者,羊水量即显著减少。 (二)肾小球滤过率(GFR) 新生儿出生时GFR平均为20ml/(min·1.73m2),早产儿更低;出生1周时为成人的1/4;3~6个月为成人的1/2;6~12个月为成人3/4。低GFR使小儿不能排出过多的液体和溶质。 GFR低下的原因有: ①皮质表层小球发育不成熟,肾滤过功能仅由近髓小球承担; ②入球与出球小动脉阻力高,毛细血管内压低;③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低 ,④滤过面积较成人小; ⑤心搏出量低,肾血流量少。 (三)肾小管吸收和分泌功能 新生儿葡萄糖的肾阈值较低,静脉输入或口服量大时易出现糖尿;同样氨基酸和磷的肾阈也较成人低。新生儿远端肾小管吸收钠强于近端小管.且血醛固酮水平较高,故钠吸收主要在远端小管;生后数周近端小管功能逐渐成熟,钠吸收与成人相似。新生儿钠排出能力较差,输入钠过多时可发生潴留,使细胞外液容量扩张,出现水肿。未成熟儿肾保留钠能力差,易致低钠血症。生后初10天的新生儿排钾能力较差,血钾偏高。 (四)浓缩和稀释功能 新生儿与幼婴浓缩尿液功能不足,尿渗压不超过700mmol/L(成人可达l 400mmol/L);排出溶质所需的液量相对较多;为排泄1mmol/L溶质至少需水1.4ml,而成人仅需0.7ml.脱水时易致氮混留。 浓缩功能差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GFR 低;②肾小管细胞末成熟;③髓拌短;④尿素生成少和髓质血流率高,间质难以建立浓度梯度;⑦肾小管对血管加压素反应差。新生儿与幼婴儿稀释尿的能力接近成人,尿可稀释至40mmol/L,但因GFR低,入液量过多时易出现水肿。 (五)酸碱平衡 新生儿和婴幼儿因碳酸氢钠肾阈低(10-21mmol/L)、泌氢和生成铵能力差,放血浆碳酸氢钠水平低,缓冲酸能力有限,易致酸中毒。 (六)肾脏内分泌功能 新生儿肾脏合成肾素和前列腺素E2较多。肾素分泌多,使血浆血管紧素Ⅱ和醛固酮也高于成人。宫内低氧环境使胎肾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较多,出生后随血氧分压增高而减少。婴儿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儿童期。 三、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一)尿量和排尿次数 93%新生儿在生后24h内开始排尿,99%在48小时内排尿;正常尿量为每小时1~3ML/kg:每小时1.0ml/kg为少尿,0.5ml/kg为无尿。出生后最初几天每日排尿4~5次;1周后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3岁后减至每日6~7次。婴儿每日尿量为400~500m1;幼儿500~600ml;学龄前期600~800m1;学龄期800~1400ml。正常每日尿量(ml)约为(年龄-1)*100+400。 (二)排尿控制 正常排尿机制在婴儿期由脊髓反射完成,以后建立脑干—大脑皮层控制,至3岁已能控制排尿。在1.5岁~ 3岁间,小儿主要通过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会阴肌而非逼尿肌来控制排尿;若3岁后仍保留这种排尿机制,不能控制膀胱逼尿肌收缩,则常表现为白天尿频尿急,偶然尿失禁和夜间遗尿,被称为不稳定膀胱。 (三)尿的性质 1.尿色 正常小儿尿色淡黄。生后初几天含尿酸盐较多.放置后有褐色沉淀。寒冷季节尿排出后变为白色混浊,是为盐类结晶。 2.酸碱度 生后初几天因尿内含尿酸盐多而呈强酸性,以后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 在5-7范围。 3.尿渗透压和尿比重 新生儿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比重为1.006~1.008;婴儿尿渗透压为50~600mmol/L,1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