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2——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作用: 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D 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SS 其他一些物质,如N、P 作用本质:与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即好氧生物过程,是天然自净的人工化和强化 特点:方式灵活,管理要求高,控制方面易于出现问题如污泥膨胀等 一、基本流程 组成:图14-1 曝气池:氧(曝气设备——充氧,并搅拌使三者充分接触反应)、微生物、有机物(三要素) 二次沉淀池:悬浮固体与液体分离 回流污泥系统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原理: 吸附——稳定(降解) 污泥中微生物存在形式:菌胶团(主要组成部分)、游离细菌 污泥性能要求:氧化分解有机物、良好的凝聚和沉淀性能 吸附: 污水中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时间短,15-45min 与吸附量成正比的因素:污泥比表面积,表面有多糖类粘性物质,有机物处于悬浮和胶体状态相对量 稳定:被吸附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时间较长。 内源呼吸未考虑 重点掌握139页组成结构图 总的规律:140页,图14-3 去除量=氧化合成量+吸附量(见书) 实际工程中,F0不是常数;MLSS变化;ΔF1和ΔF2变化规律不一致 概念 1. Sludge 褐色的絮状污泥,含大量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能以污水中有机物为食料进行代谢和繁殖。1912年发现 2. MLSS: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 混合液悬浮固体即混合液内活性污泥的浓度,1500-3000 mg/L 3. MLVSS:Mixed Liquid Volatilized Suspended Solid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即混合液内有机物含量,更精确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mg/L,一般当二沉池入流固体量严重超负荷时,考虑从曝气池中直接排放剩余活性污泥的浓度即为此。 4. MCRT:Microbial Counterpoise Reserving Time / SRT Solid Reserving Time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即泥龄,由有机负荷率和MLSS决定,3-5d(一般降解有机物为3d,硝化杆菌为5d,如要培养硝化杆菌就要控制大于5天) 5. 微生物的世代期:微生物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不同的微生物不同 6. RSS Reflux Suspended Solid 回流污泥悬浮固体,取决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二沉池的运行状况,目的是使曝气池中保持一定的MLSS 7. 剩余污泥:增殖的微生物从沉淀中排除。 8. SVI30:Sludge Volume Index 污泥体积指数,80-120 mL/g见182页测定方法,活性污泥体积/MLSS 衡量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特性 9. SV30:Sludge Volume 15-30%,浓缩性能指标 SV5——沉降性能指标 污泥沉降比=SVI30×MLSS SDI30 Sludge Density Index密度指数SDI30=100/SVI30 g/100mL 6. SOUR:Sludge Oxygen Utilizing Rate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8-20 mgO2/gMLVSS h 7. F/M 有机负荷 工艺参数:分曝气池、二沉池及整个工艺系统考虑 曝气池: 有机物+微生物+溶解氧 1. 营养条件(有机物) F/M,有机负荷;pH; 2. MLSS 3. DO:气体传递原理(双膜理论)——曝气设备(性能测试:氧转移率、充氧能力、氧利用率)——若干数值的测定方法 曝气方式:机械、鼓风 曝气运行:曝气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曝气深度、曝气或布气变化与否、变化方式等(空间:产生、传递;时间:长短) 池型——推流、完全混合(分建与合建)、二池结合 池深1/2处设排液管,为什么?——投产时驯化活性污泥 二沉池: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表面负荷 堰板溢流负荷 污泥层深度(沉降性能指标) 固体表面负荷 整个工艺系统参数 水质水量 回流污泥量 回流比 回流污泥浓度 剩余污泥排放量 泥龄 第二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池 DO:气体传递原理(双膜理论)——曝气设备(性能测试:氧转移率、充氧能力、氧利用率)——若干数值的测定方法 曝气方式:机械、鼓风 池型——推流、完全混合(分建与合建)、二池结合 池深1/2处设排液管,为什么?——投产时驯化活性污泥 曝气运行: 曝气时间(水力停留时间) 曝气深度 曝气或布气变化与否 变化方式等(空间:产生、传递;时间:长短) 一、气体传递原理 双膜理论 氧的传递速率通常正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颅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合辑(详尽版).pdf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交底.docx VIP
- 写字教学讲座.pptx VIP
- 2025年厂内叉车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 .pdf VIP
- 《逻辑学》(第二版) 第5章 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杜国平 - 复件.ppt VIP
- 17J610-1 特种门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套1000道(已打印).xls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