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四川大学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小组成员:康越 谭平 丁智颖 赖泫蓉 蒋媛 黎媛媛 任贤聪
四川大学博物馆简介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由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出任馆长。到20世纪40年代,华大博物馆就已经发展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的美誉。此后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九十多年来,四川大学博物馆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藏品。现有文物4万多件,包含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钱币、古印、刺绣、漆器、拓片等几十个门类,其中尤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文物、民俗文物等方面的收藏最有特色,称誉国内文博界。
2005年5月,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落成。新馆坐落在蓉城风景秀丽的锦江河畔,与望江公园毗邻,总建筑面积达13000余平方米,整体轮廓舒展宏伟,与四川大学百年老校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古城成都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博物馆展厅分4层,设有考古学陈列馆、石刻艺术陈列馆、民俗学陈列馆、民族学陈列馆、书画艺术厅、古代瓷器厅、古代服饰艺术厅等七个基本展馆,常年向社会观众开放。
实践经历
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最终将本次实践内容选择为参观四川大学博物馆,因为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是对四川大学文化底蕴的深化认识,访谈形式也将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
周五下午,我们坐着校车向四川大学博物馆进发,经过漫长的寻找终于成功一睹其风采,而展品之丰富,收获之丰硕可谓不虚此行。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同样就读于四川大学的讲解员,并在参观结束后进行了互动访谈。
展品简介
瓷器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古代瓷器厅位于第三楼,瓷器的总量丰富,时代可追溯到唐朝。这批文物的产地窑口较多,是研究中国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史,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交流、商贸发展史重要的文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技研究价值。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瓷器,有著名的唐三彩,有宋代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有清代景德镇的青花瓷、珐琅瓷、粉彩瓷。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瓷,以黄、绿、褐为基本釉色,但“三彩”不是专指三种颜色而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主要是用于随葬,所以它的实用性远不如青瓷和百瓷,但这也丝毫没有减少它的受欢迎程度。在川大博物馆主要有唐三彩俑、三彩碗、三彩杯和唐三彩盖罐。宋代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是十分稀有的一种瓷器。冰裂纹又称开片原,因其纹片如并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冰裂纹瓷器的出现是一个偶然,它是一种烧制失败的瓷器,但人们认为这种破裂的纹路很好看而流行起来。川大博物馆的冰裂纹瓷器很少,但每一件都吸人眼球。川大博物馆里的瓷器以清代瓷器居多,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珐琅彩起于清康熙后期由景泰蓝演变而来,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美,专供宫廷皇室玩赏,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很少。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珐琅彩和粉彩很难区分,后来两者逐渐融合。川大博物馆除了清代珐琅彩和粉彩以外还有许多清代的蓝釉瓷和红釉瓷,都十分精美。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川大博物馆受损严重,馆藏瓷器中有九十九件藏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批受损瓷器品种较多,多数瓷器具有花纹,部分还有镂刻 、堆塑等装饰,修复工艺复杂。在各方的努力下,耗时两年半,最终成功地修复了这批文物。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完全不能看出这些瓷器曾经遭受过损毁,它们都完整而美丽的站在那儿接受人们的欣赏。而且每件瓷器都用许多细小的线固定着,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瓷器。
石刻艺术
四川盆地开发较早,秦统一巴蜀后,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迅速传播,四川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 文翁兴学又使蜀地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安定富庶的四川自然成为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汉初期。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其画像风格极具地方特点。
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经济发展、疆土扩张,汉代陶石艺术就是在这片时代沃土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奇葩。以 画像石、 画像砖以及陶塑艺术为代表的汉代陶石艺术,是当时“ 厚葬”风俗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西汉中晚期,厚葬之风盛行,为画像石、画像砖的大量产生创造了条件。
东汉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的盛行,对汉代丧葬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升天”。汉代陶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