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关工路越走越宽广-关心下一代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DOC

十年关工路越走越宽广-关心下一代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年关工路 越走越宽广 (广东海洋大学关工委,二○○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广东海洋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9月。这些年来,我们努力发挥“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有在职领导参与,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群众性工作组织”的作用,被湛江市关工委领导称赞“海大关工委有三种精神值得学习:一是奉献精神;二是实干精神;三是创新精神”。省高校关工委领导称之为:“海洋大学关工委是全面关心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典型”。原省委书记林若说:“海洋大学关工委是‘三个代表’在基层解决广大师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典型”。学校关工委主任先后受市、省高校系统、广东省、全国关工委和中央精神文明办的表彰。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称赞,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回顾10年来走过的道路,着重谈3点体会。 一、建立一支无私奉献的义工队伍,为全面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邓小平说,“要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坚持得住靠大家的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好后代”。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共有620人(其中共产党员255人),这是一批难能可贵的力量。为了发挥老同志“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优势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离退休干部党委和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在离退休教职工中,紧紧围 —1— 绕着“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要留什么”、“为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还应做些什么”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大讨论、大发动,要求人人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回答。可以说几乎没有交白卷的,许多老同志撰写回忆录,写心得体会和各种诗词、创作书画、雕刻等文章作品数以千计,更重要的是纷纷加入关工行列,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万事起头难啊!回想关工委刚成立时一无所有,没有落脚点,我们就把成教院三楼的走廊围起来作办公室,没有办公的桌椅板凳就拾破旧废物利用,第一年学校没有拨给活动经费,老同志就自己掏腰包和发动赞助解决。有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也给我们出了许多难题。比如到市里开会,学校有时派不出车,每次坐出租“的士”至少需要20元,但制度规定只准报5元。看望住医院的学生,规定不能公费报销,到省开会在广州期间,不管你办多少公事,只准报交通运杂费70元……,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老同志都能正确对待,给报就报,不给报就自己“睇数”;再比如在职教职工当先进可获得提薪还有奖金,老同志当先进只是口头表扬。因此有人说:“老同志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可有可无不值钱。”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不管值钱不值钱,关心下一代的决心不能变。”事实上有的老同志投身于关工事业,不仅长期以来得不到分毫的报酬,还在时间上、精力上乃至财力物力上都付出不少,有些老同志只争朝夕地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来没有计较个人得失,也没有怨言,更没有找领导的麻烦,有时还要经受一些冷言冷语甚至 —2— “诽谤”的委屈。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有些难于自身解决的问题和对工作上的意见,也敢于向学校党委和领导“实话实说”,提出看法和建议。我们的工作态度还是一如既往,“车子不倒只管推!”如“三八”式的老干部,原湛江水专党委书记赵杰,虽已86岁高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但仍坚持每天看电视,看书读报,并把要闻剪贴成册,还写了回忆录和一百多首诗词,收藏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在建党83周年的前夕,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连同2000元现金送给离退休干部党委,以此向党献礼,表达关爱下一代的心意;原湛江农专党委书记欧学明(1944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这些年他是在病房里写出了《心曲集》和《心声集趴》,向党汇报和赠送给年青一代;原纪检副书记冯汉才,退休10多年来利用废树根,精雕细刻,创作出反映动物世界,反映海洋特色,反映精神文明和祖国建设新貌的大小作品数以百计,并荣获《中国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的3枚金牌和2枚银牌:吴琴瑟教授撰写的《对虾养殖》等20多篇论著,获得全国性刊物的刊登和奖励。原副厅级巡视员李启枢撰写的《无悔的选择》、《心底无私天地宽》、《奉献精神不可丢》、《大学生的温暖之家》、《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关键所在》、《积极引导下一代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方向前进》等30多篇心得体会和论著刊登于全国性的刊物,其中5篇被评为特等或一、二等奖,并获得《共和国新世纪名人》奖杯;陆锦伦、陈谋等的许多论文和书法书画作品都获得全国奖励;温洲的《世 —3— 博园赞》、《香港回归感赋》、《沁园春·澳门回归祖国》等诗词作品还荣获联合国文学金奖。叶富良、吕育朴、纪扬鸿、杨日隆、罗声彦、庞东、刘思俭、陈兴崇、王铭和、韩荣德、夏章英、何筱洁、容寿柏、温永祥等撰写和参与主编的《不老人生》、《校园人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怎样建设小康社会》、《思想道德教程》、《爱心路》、《养生保健之道》等作品和论著,为教育后代提供了可贵的“精神食粮”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