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科技馆屋面梁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总结
1.工程概况
XX科技馆由北京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承包,某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承建。
XX科技馆为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850㎡,展馆区KL10(1根)、KL14(4根)主梁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
展馆区主梁跨度为21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梁中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单束曲线布置,详见预应力筋布置图。预应力筋施工采取一端固定,一端张拉。固定端及张拉端设置在柱外。
2.预应力筋、锚具及张拉设备的选用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武钢集团钢丝绳厂生产的直径为6×7Фs15.24㎜、1860Mpa级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锚具选用河南科英预应力锚具厂MM无粘结张拉锚固体系,张拉端及锚固端均用MM15—1型锚具,其性能达到Ⅰ类锚具要求,张拉设备采用YCQ—24型前卡式千斤顶,并配电动高压油泵。
3.预应力施工工艺
3.1 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下料—→编号—→绑扎非预应力筋—→运输预应力筋—→安装
预应力筋—→整形修补并固定—→浇筑混凝土—→拆模—→准备—→张拉—→切割预留钢筋—→混凝土封端。
3.2 无粘结预应力筋制作
a.下料长度计算
考虑两端张拉: L=L1+L2+L3+2L4
=22.3+ 0.05+0.05+2×1=24.4m
式中 L——预应力筋下料长度,m;
L1——梁中无粘结筋长度,m;
L2——张拉端锚具厚度,m;
L3——固定端锚具厚度,m;
L4——千斤顶夹具需要长度,取1m。
b.放线下料
成盘供应的无粘结筋重量在1t左右,本工程无粘结筋需要量少(约1t),且施工现场场地开阔,因此采用人工直接放线。为防止成盘无粘结筋解开及放线时弹出伤人,在成盘的无粘结筋内外同截面上各打两根1.2m长的钢管,锚入地下0.5m左右,各自距离无粘结筋50㎜,无粘结筋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断。
c.编号
下料后,无粘结筋需立即贴上不干胶编号,便于识别。由于本工程应力筋下料长度、规格及型号均相同,因此,可以不编号。
d.固定端锚具制作
固定端锚具采用MM15—1锚具。固定方法:
切去挤压端应力筋外包塑料皮—→套入锚具—→将锚具夹片顶紧并保证夹片外部在同一断面。
e.修补:发现无粘结预应力筋保护层在运输、制作、搬运、安装过程中发生破损,及时进行局部填油包塑修补。
3.3无粘结筋的铺放
a.工艺流程
安装底模—→绑扎非预应力筋—→按设计要求焊接固定预应力筋的水平钢筋—→铺放无粘结筋并用铁丝固定—→安装螺旋筋—→锚具垫板安装—→预应力筋修补—→侧模支设—→隐蔽工程检验验收。
b.布筋要点
eq \o\ac(○,1)预应力筋绑扎要求位置准确;
eq \o\ac(○,2)尽量使各种管线为预应力筋让路;
eq \o\ac(○,3)铺放预应力筋工程及安装好后尽量减少电气焊,以免损伤预应力筋;
eq \o\ac(○,4)支承的水平钢筋应具有足够刚度(不小于Ф12),1.5m位置放置一个,确保预应力筋矢高位置,详见图3—1;
eq \o\ac(○,5)无粘结筋在靠近锚板处要有300mm以上的直线段,即无粘结筋应与锚具垫板垂直,并用铁丝绑扎牢固;
eq \o\ac(○,6)张拉端锚垫板要与模板紧贴,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垫板歪扭变形。
3.4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再对无粘结筋水平矢高及固定端锚具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压无粘结筋及触碰锚具,确保无粘结筋的水平位置及矢高准确。
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均匀,坍落度控制在80㎜~140㎜。
KL10、KL14预应力梁不允许留置施工缝,为了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时不出现施工缝,浇筑混凝土时将混凝土前后接槎时间控制120min内;
预应力梁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厚度不超过400㎜,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内50㎜以上,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KL10、KL14预应力梁底部先铺设一层约25㎜厚与混凝土同成分的砂浆,确保梁底不出现露筋、蜂窝及孔洞。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上下抽动”的原则。振捣器的移位间距不得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器与模板的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器不得触及无粘结预应力筋。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按平行顺序移动,避免漏振。
由于本地气候干燥,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待收浆后,用彩条布覆盖,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每天洒水养生保持混凝土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小于7d。
3.5张拉
因设计对张拉时对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无明确要求。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劳动教育自制贺卡.pptx
- ENTERFACE2010ProjectProposal.doc VIP
-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居家承诺书.docx VIP
- DB3205_T1078-2023_人才公寓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_苏州市 .doc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docx VIP
- 新媒体写作与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pdf VIP
- 城镇燃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1].docx VIP
- 网络教学效果调查与数据分析.docx VIP
-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服务采购服务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