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搁田到位与不到位田块对比 搁田到位 沤水田 病虫草害防治:麦草全量还田旋耕稻作有利于清除田面杂草,也有助于防治“杂草稻”的发生。但在水稻种植后仍需防除杂草为害。机插秧、抛秧移植后4~5天及时撒施除草剂,保持水层5~6天。直播稻杂草防除要做到“一封、二杀、三挑”。 对病虫害防治,应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防治。 结合药肥混喷每亩喷施叶面肥两次,防早衰。 麦秆还田稻作—水稻生长正常 防治病虫害 麦秆还田稻作-水稻抽穗期 生长后期 麦秆还田稻作-水稻收割不受影响 玉米秸秆机械切碎还田 玉米秸秆机械切碎还田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种植小麦,对培肥改土、减少环境污染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秸秆全量还田配套措施不到位,给麦田整地、播种、出苗及麦苗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并容易引发冻害和渍害。要做好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工作,必须狠抓技术关键,综合运用各项配套措施,促进小麦全苗、壮苗。 一、特点 1、秸秆量大,机具配置要求高 水稻秸秆谷草比为1:1.1-1.2,按照水稻亩产550公斤计算,亩秸秆量为600—660公斤,平均每平方米秸秆量为1公斤左右,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机具配置要求和动力消耗比较高,作业成本增加。 2、腐熟时间长,农艺技术要求高 本地水稻收获后为秋冬季,后茬为小麦。 低温和旱作减缓秸秆的腐熟。 病虫草害发生率有所提高 各项农艺措施跟上,才能有效防止病虫草害。 3、气候和土壤条件差,还田作业难度高 有些年份水稻收获后会秋雨连绵,不利于农机作业,机械还田难点较大,应根据气候条件合理选用秸秆还田方式,提高作业水平。 4、稻茬麦面积大,稻秆还田压力重 本地大面积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才逐步展开,大面积推广还有一个时间过程。 二、技术方案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麦作应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秸秆还田技术路线,科学制定适合当地秸秆还田的各项技术措施。 (一)旋耕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 1.技术路线 机械收获水稻→切碎均匀抛洒→施用基肥(增施氮肥)→旋耕(正、反转)→人工播种→镇压→开沟 2.特点 (1)作业环节增加。与传统人工种植模式相比,增加了一次旋耕作业。 (2)动力配置低。一般采用50—65马力拖拉机即可以带动机具进行正常作业。 (3)作业要求高。水稻收获要低茬收割,需进行切碎和均匀抛洒。 (4)还田效果一般。秸秆只能埋入田地8厘米左右。 (5)对小麦的种植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还田效果一般,部分经切碎的秸秆还滞留在地表上,影响播种质量。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好且习惯于小麦人工撒播的区域或田块。 近年来,肺癌发病人数在全球呈持续上升趋势,肺癌发病率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12%。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30万人被确诊患有肺癌,超过110万人死于肺癌。 中国每年约有40万人被确诊患有肺癌。 江苏大气污染下:肺癌居我省肿瘤发病率“老大”,占1/4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时也被称作入肺颗粒物。 3、引发交通事故:2008年以前麦收季节“一把火”,浓烟弥漫,引发交通事故,野火漫延,时有伤亡事件发生。 4、遗弃污染水体:将秸秆遗弃至沟、河,腐解产生有机酸等毒素污染水体,导致鱼虾死亡。 三、宿迁市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 我市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是实施了秸秆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集中化转运“六项”途径。 今年夏收期间,实现了秸秆全面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5%,预计全年秸秆总量达400万吨左右,综合利用率达98.5%左右(其中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率达75%左右,肥料化利用率达4%,能源化利用率达9%,原料化利用率达3.5%,饲料化利用率达4%,基料化利用率达3%)。 一是秸秆还田。我市常年种植小麦490万亩,水稻320万亩,玉米80万亩左右。是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来源,由于农事季节紧,近年来坚持把农机合作社作为秸秆还田的实施主体,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壮大基层农机服务力量,并提前组织农机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还田协议,提高秸秆还田的组织化程度,秸秆还田率逐年提高,全市秸秆还田夏季小麦秸秆达80%以上,水稻秸秆还田70%左右。特别是配置秸秆还田机,配套秸秆切碎装置,通过粉碎稻麦秸秆、深耕还田,达到消化农作物秸秆的作用。 二是建立秸秆收储转运体系。积极鼓励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能人大户购买打捆机和运输设备,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草场,畅通秸秆输出渠道。确保每个行政村都要建有不低于10亩的秸秆临时堆放点,鼓励生物发电企业自建秸秆堆场,初步统计今年全市新建各类草场100多个,累计达500多个,每年新建秸秆临时堆放点1000多个,保证了绝大部分秸秆的有序、整洁堆放。 三是推进秸秆发电利用。全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9%,其中秸秆发电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