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doc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 课名: 音视设备原理 教师: 付渊 班级: 编写时间: 年 月 课题: 声学原理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声音的概念; 2.掌握声音特性; 3.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1.声音的特性 2.声音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声音的特性 教学步骤及内容 : 声音 声音:能引起听觉的振动,频率为20~20KHz。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声音媒介:固体、液体或气体。 听觉: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麦克风拾音:气压波推动移动的机械产生电流。 扬声器发音:移动的机械推动气压波发声。 注: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因此我们用混合的身体部分觉察到声音。 声音特性 响度(loudness):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 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 分贝dB) 音调(pitch):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 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hertz),赫兹,人耳听觉范围20~20KHz。 20Hz以下称为 次声波,20KHz以上称为 超声波) 音色(music quality):声音的特性,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又称 音品。 音色没有一个度量其大小、数值的单位,它只能用诸如“圆润”、“干涩”之类的主观感觉词来表达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就是根据他们来区分声音的。 (四) 乐音:有规则的让人愉悦的声音。 噪音: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由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旁批栏: 声音的速度列表 空气(15℃):340m/s, 空气(25℃):346m/s, 水(常温):1500m/s, 海水(25℃)1530m/s, 钢铁:5200m/s, 冰:3160m/s 软木:500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 压强和 温度有关。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每上升/下降5℃,声音的速度上升/下降3m/s。 声音的基本概念 (1)声压: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引起的压力增值,称为声压,用P表示。 单位:帕(Pa)、微巴(μbar) 1 Pa=10μbar 。 人耳可闻阈/听阈(听到的最低声压):0.0002μbar。 痛阈(声音让人难受有痛感): 200~2000 μbar 声压级: 是声压相对参考声压的分贝数,单位为分贝(dB)。参考声压通常取2×10-4 μbar。(即以听阈声压级为0dB) 痛阈声压级为120~140dB 面对面说话的声压级为60~70dB 一般乐队的声压级为40~60dB。 沙坪坝火车站的声压级在60~75dB。 (2)声强 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方向单位面积的能量,用I表示,单位为瓦/米2(W/m2)。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人耳从听阈到痛阈的声强范围是10-12~102W/m2 。 声强级:声强相对于参考声强的分贝数。参考声强通常取10-12W/m2。 (3)声功率与声功率级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称为声功率,用W表示,单位为瓦(W)。声功率与声压一样,其范围很宽,两者的区别在于:声功率是能量关系,声压是压力关系。 声功率级是声功率相对于参考声功率的分贝数。参考声功率通常取1×10-12W 。 声音的传播特性 (1)衰减特性 衰减原因:当声音向四周传播时,能量向四周均匀扩散;二是声音传播时,媒质的粘滞性使部分声能变成热能损耗。 (2)反射、透射与绕射 反射:声波遇到障碍物方向改变的现象。 旁批栏: 透射:声波透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 衍射:声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 (3)声波的吸收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能量被吸收转换成热能的现象。地毯、布帘、玻璃纤维等纤维状的材料有较强的吸声能力。 吸声系数:反射面上被吸收的声能和入射声能的比值。 (4)声波的干涉 指一些频率相同的声波在空间相互叠加的现象。 结果:使空间声场中有一个固定的分布,形成驻波。 相位相同,两个声波相叠加后加强; 相位相反,则叠加后减弱; 一般情况:叠加后有增强也有减弱。 人耳的听觉效应 1. 掩蔽效应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强的声音掩盖弱的声音的现象。 低频声能有效掩蔽高频声,高频声对低频声掩蔽作用不大。 有用的声音不被无用声(噪声)盖过,有用声的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