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研究;一、西安市城市整体规划图;二、地块规划图;四、皇城复兴计划:;2. “皇城复兴”的具体步骤:
而“皇城复兴”的具体步骤则是如下: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将老城区分为中心发展区、顺城旅游服务区、城市功能发展区和入城区四个部分。
中心发展区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轴线,钟楼、鼓楼和城楼为标志,主要体现西安古城整体形象。顺城旅游服务区,则集中在顺城巷及周边区域,发展观光旅游,缓和中心发展区的压力。
在城市功能发展区内,位于中心发展区和顺城旅游区之间,保留原有城市功能,以确保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并提供老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入城区包括城楼、护城河、环城公园,以东、西、南、北门及朱雀门为标志,提供绕、进城交通转换和停车、旅游的服务设施。
四大区成为老城的发展主干,行政、交通、居住功能将是弱化,而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则是加强——“目的只有一个,还原西安历史古都风貌,重振盛唐风采。”;3.规划设想:
未来的老城区将恢复唐风,保留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优秀建筑,并将尽量限制和取缔有损老城整体风貌的高层建筑,而在配合步行的同时,保留轻便简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电瓶车、马车交通工具。‘皇城’老城区内的城市交通将基本以步行为主,人口将从45万降到25万以下。 ;4.129平方公里新城:
129平方公里新城,将承载90万人口,这片绿地,位于西安市浐河、灞河、渭河之间。由于浐、灞、渭处西安的市郊,新城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市生态区,且形成水在城中,城在水旁的优美景观。浐灞新城的建立也将直接改变西安干燥多土的自然状况。
新城设想是作为西安的生态平衡区,建设大绿大水,承担西安的“绿肺”功能。同时解决西安市三条河流的防汛、水利和污染问题。
而为了能使将来老城人口顺利迁移,浐灞委员会已是成立。未来的浐灞新城将能容纳90万人口,“不建工厂,只做居住地使用”。
新城总规划面积为129平方公里,计划用30年时间建成:包括二水、三塬和秦岭——二水是指浐河、灞河,三塬指的是浐河西岸杜陵塬、东岸白鹿塬和南边的洪庆塬。
目前,浐灞新城一期已经开始了广运潭的建设。所需资金达10亿元,建设周期为8年。 沿河挖湖正在进行,利用现在沿河几公里挖沙形成的沙坑,做出一个20000亩的非常优美的水域——包括岛、半岛和树林,水域面积将超过西湖。
西安市已经确定将新建的东三环和陇海线和西康线铁路,以及绕城高速、西潼高速、西禹高速三条高速公路修建经过新城。;5.项目运作模式
传统的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高度垄断的前提下,采取投融资模式、企业参与策划的招商引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联合进行土地整理的办法、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许授权企业进行公共产品投资的回报模式。
西安市政府这次的土地征用则进行了创新:只征建设用地,大量的生态绿化用地采取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只改变土地种植结构,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来进行生态建设,逐步把一部分农民变为都市农民。如此一是压缩了征地规模,二提高了征地的效益,三是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庞大的造城计划,30年完工,计划资金500亿元,而且建设新城的资金基本上不采用市财政投资。据透露,新城的融资计划已与国家开发银行、中行、建行以及信托公司达成银企战略合作,金融机构将提供170亿的贷款。公共设施的合作也是采取BOT、TOT等不同投资方式与内外资本接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