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VIP

双辽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3 双辽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处辽河平原东北边缘。东靠公主岭市,北邻长岭县、南依东辽河与梨树、辽宁省昌图县隔河相望,又称“九河下梢”,西与内蒙古科左中旗、科左后旗相接壤。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23°20′至124°05′,北纬43°20′,至44°05′。 双辽市地貌成因类型均为堆积地形,根据各地段发育历史,为第四系沉积物结构。其他地表形态可划分为“冲积湖积平原、风积冲积平原、河谷冲积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环绕我市东南、南部和西部;西南一角的那木乡和市区一部分为风沙冲积平原;中部、北部为冲积湖积平原。 双辽市居北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温度、雨量、光照上的季节性变化显著。 年平均气温为5.6℃,最低温度为1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5℃,最高气温为7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3℃至24℃ 封冻期一般在11月中旬,解冻一般在4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为1.32米。无霜期145天,初霜一般在9月20至25日,终霜在5月2日至7日。全年大风天数平均为46.6天,大风次数平均为70.1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最大风速为24米/秒,春旱及风蚀现象发生频繁。年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10.7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约在1800毫米左右。 全省境内两大水系,三条主要河流。东辽河多年平均过境总量5.74亿立米(东明站)在我市境内的流径长度72公里,堤防长度55.56公里,有4条排水总干汇入。其中市内总流域面积为960.35平方公里。西辽河多年平均过境总量为4.73亿立方米,有的年份流量很小,甚至断流,因此无灌溉意义,市内流程44.2公里,堤防长度67公里,左岸有新开河、红旗沟汇人,右岸有张家排干出境后入西辽河,新开河市内流程25公里,堤防长度21公里,服茂总干及永卧涝区的5条排干均汇入新开河。 我市土壤种类较多,分布也极不均匀,土壤肥力差异很大,可分为五大类,各类土壤特性见表: 土壤分类及特性表 土壤 面积 占耕地面积(%) 分布 有机质含量(%) 易旱(涝) 黑 土 20.47 10.44 沿河一带 1.5-2.2 易涝 白糖土、五花土 17.14 8.75 西辽河沿岸 1.17-1.63 易旱 轻碱土 47.66 24.32 沙陀地区 1.06-1.38 黄沙土、灰沙 98.94 50.47 沙陀地区、平川地带 0.99-1.54 易旱 风沙土 11.79 6.02 沙陀地区 很低 易旱 双辽市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两种。地表水有东、西辽河及新开河三条主要河流;有四座中型水库即八一、川头、骆驼岭、小山水库,小型水库(滞洪区)五座,即丰吉、水泉、泉眼沟、老龙眼和马圈子水库,还有较大的自然泡汤四个,即双山合亲里泡子、鸭场大哈拉巴山泡子、种羊场架树台泡子和桂花五井泡子。地表水资源总量为0.3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13亿立方米。 2、社会经济概况 双辽市共有19个乡、镇(街),共190个村,到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39.17万人,总幅员面积3121.3平方公里,实播耕地面积222.6万亩,有农业人口23.77万人,农业劳力12.34万人。年人均收入为5000元。 3、自然灾害情况 双辽市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双辽市地处吉林省西部风沙干旱地区,南部又处东、西辽河、新开河下梢。南涝北旱是双辽市自然灾害的特点。 我市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属吉林省十四个严重干旱县份之一,也是全国100个易旱县之一,十年十旱是我市的一条基本自然规律,干旱已严重制约了我市正常农业生产。自1998年开始已连续多年发生干旱,每年旱灾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特别是2007年我市发生了严重干旱,受旱面积达180万亩以上,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双辽市易涝地面积76.44万亩。从除涝标准上看,到2008年,全市达到10年一遇除涝标准的仅有16.5万亩,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的有30万亩,其余除涝面积都没有达到5年一遇标准,抵御涝灾的能力还不高。小的涝灾、局部涝灾年年发生,如1994年特大暴雨农业损失超过了6成。 4、农业生产现状 双辽市总人口39.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7万人,劳力12.34万人。全市共有耕地面积222.6万人,其中易涝耕地面积76.44万亩,达到5年以上除涝标准的有46.5万亩;易旱耕地面积100万亩。园地0.47万亩公顷,林地面积112.83万亩,牧草地面积为54.78万亩。 2008年粮食总产量18.7亿斤。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03.45万亩,总产量14.4亿斤,水稻播种面积30.4万亩,总产量4.3亿斤。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双辽市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