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5年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发展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水利学报.PDF

1961—2015年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发展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水利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 利 学 报 2019年5月 SHUILI XUEBAO 第50卷 第5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9)05-0598-14 1961—2015年淮河流域气象干旱发展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 1 1 1,2 1 1 方国华 ,涂玉虹 ,闻 昕 ,颜 敏 ,谭乔凤 (1.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摘要:为刻画连续性干旱事件的时空动态演变过程,本文在时空维度下构建干旱事件发展时空特征变量并进行特 征分析,对干旱发展过程和演变特征开展研究。首先确定干旱指标和阈值,然后判别干旱事件的时空连续性,进 而建立涵盖干旱逐月集中点、干旱时空集中点、干旱时空迁移速率等12项干旱事件发展时空特征变量,使干旱 事件发展时空特征可视化,最后对1961—2015年淮河流域气象干旱事件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夏 旱和春旱发生频率较高,夏秋冬三季连旱年发展过程呈现出起源于沂沭泗河流域,再转向淮河中游,并逐渐向淮 河上游迁移的规律,并存在秋旱较为严重的特点;干旱迁移方向对干旱逐月强度大小有一定的影响;受干旱影响 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过去干旱强度呈增大趋势,干旱面积呈下降趋势,整体向西北方向迁移,预 计未来将向流域东北方向迁移。该研究为全面、精细解析干旱发展过程和时空演变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连续性干旱;时空特征;干旱指标;发展过程;动态演变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ki.slxb 1 研究背景 [1] 干旱是指某一地区水分条件较当地正常情况持续性偏少的一种自然现象 。根据干旱指标从历史 气象水文系列中识别干旱事件,计算其特征变量,是后续干旱频率分析及干旱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的 [2] 基础,分析干旱特征规律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 [3] 过去已有一些学者开展了关于干旱识别与干旱演变特征分析的研究。Yevjevich 提出游程理 论,对干旱指标时间序列选定一个特定的阈值,若连续小于该阈值则为负游程,从中提取出干旱 [4] 历时、干旱强度、干旱烈度等特征变量。Andreadis等 使用空间聚类方法提取干旱斑块,实现了干 [5] 旱事件的空间识别,进一步刻画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任福民等 提出了区域性极端事件的客观识 别法,采用“糖葫芦串”模型,将逐日异常带串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性事件,并建立区域 [6] [7] 性事件指标体系,该方法在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识别领域得到了应用 。许凯 同时考虑了干旱随 时间的变化和在空间上的面积变化,基于多个特征变量来度量干旱事件,并刻画干旱事件的时空 [8] 变化过程。Ayantobo等 运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从干旱指数、频率分布、时空变异性和恢复 期等方面对干旱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拟合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和GDP分布展现了干旱分布的时 [9] 空特征。Mathbout等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