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 大型底栖生物调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型底栖生物定量分析记录表 共 页 第 页 海区 船名 航次 站号 编号 水深 m 底质 采泥器     m2 采样次数 采样厚度 采样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序 号 种 名 个数ind 密 度ind/m2 重量g 生物量g/m2 干 重g/m2 采样 称重 计算 校对 * PPT课件 2.3 资料整理 (1)定量泥样资料   1)计算 个体数和生物量分别换算为ind/m2和g/m2。 2)数据汇总 各站所得种类或类群的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列表统计。   3)栖息密度和生物量 按各类群生物所占密度和生物量百分数,用圆形图或柱状图或矩形图表示。 * PPT课件 4)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图 a) 绘制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分布图。 绘制无脊椎动物重要门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布图; b) 密度分布图一般以等值线或不同大小的圆圈表示, 密度(ind/m2)的取值标准: 5,10,25,50,100,250,500,1 000,1 000; c) 生物量分布图,一般以等值线或不同大小的圆圈表示, 生物量(g/m2)取值标准:1,5,10,25,50,100,250,500,1 000,1 000。   * PPT课件 5) 种类分布表 鉴定后的定量样品,按分类系统记录。 6)主要种类分布图 选择对总密度和总生物量,或对各类群密度和生物量起决定作用和分布普遍的种类,绘制分布图。 * PPT课件 PPT课件 第四章(一)大型底栖生物调查 底栖生物 benthos 栖息在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的生物。 凡被孔径为0.5mm套筛网目所阻留的生物,称为大型底栖生物。 凡能通过孔径为0.5mm套筛网目,而被孔径为0.042mm所阻留的生物,称为小型底栖生物。 * PPT课件 一 技术要求和调查要素 1.1 技术要求 1) 采泥样面积 每站不小于0.2m2 。 2) 套筛孔径 上层2.0mm?5.0mm,中层1.0mm,底层0.5mm。 3) 生物量测定精密度 湿重±0.01g,干重±0.1mg;烘干温度70℃?100℃。 4) 拖网采样船速: 2kn左右。 5) 种类鉴定计数 常见种必须给出种名,按种计数。 * PPT课件 1.2 调查要素 包括测定生物量、栖息密度、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群落结构。 二 采样 2.1 主要仪器设备  采泥器 1)抓斗式采泥器 水深小于200m 0.1m2的采泥器, 港湾 0.05m2的采泥器。 水深大于200m 0.25m2采泥器; * PPT课件 * PPT课件 * PPT课件 2)弹簧采泥器(静力式采泥器) 采泥样面积为0.1m2。 * PPT课件 3) 箱式取样器 采样体积为500mm×500mm×500mm(面积0.25m2)。 250mm×250mm×250mm(面积为0.063m2) 深海取样或取分层泥样时,应使用箱式取样器。 * PPT课件 拖网 1) 阿氏拖网 水深小于200m网口宽度 1.5m?2.0m; 港湾调查 0.7m?1.0m; 大洋深海调查 2.5m?3.0m。 * PPT课件 2) 三角形拖网 沿岸水域和底质较复杂的海区采样。 3) 桁(heng)拖网 水深100m以内的海区,底质松软的海区。 4) 双刃拖网 底质为岩礁、碎石或砂砾的海区。 5) 深拖光学系统和深海底栖生物拖网 用深拖光学系统获得深海底栖生物录像和照相底片; 用深海底栖生物拖网采集底栖生物标本。 * PPT课件 绞车和吊杆 小于200m的海区,用负荷2 000kg的绞车和吊杆。 速度 0.2m/s?1m/s。 专用采泥样的绞车及吊杆负荷为1 000kg。 大洋深海采样,配备液压绞车及龙门吊杆。 钢丝绳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