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709.17-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7部分:鼻针.pdf

  • 15
  • 0
  • 约1.1万字
  • 约 12页
  • 2019-06-17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9-02-06 颁布
  •   |  2009-08-01 实施

GB/T 21709.17-20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7部分:鼻针.pdf

  1. 1、本标准文档 共1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11. 020 C 05 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709.17—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7部分:鼻针 Standardized manipul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Part 17: Nose acupuncture 2009-02-06 发布 2009-08-01 实施 发布 GB/T 21709.17—2009 -1.Z- —1— 刖 弓 GB/T 217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 艾灸 —第2部分 头针 —第3部分 耳针 —第4部分 三棱针; —第5部分:拔罐; —第6部分 穴位注射; —第7部分 皮肤针; —第8部分 皮内针; —第9部分:穴位敷贴; 一第10部分 穴位埋线; —第11部分 电针; 一第12部分 火针; 一第13部分 芒针; 一第14部分 铤针; 一第15部分 眼针; —第16部分 腹针; —第17部分 鼻针; 一第18部分 口唇针; 一第19部分 腕踝针; 一第20部分 毫针基本刺法; 一第21部分 毫针针刺手法。 本部分为GB/T 21709的第17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 、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本部分起草人:吴绪平、陈邦国、梁凤霞、杨毅红、王述菊、杜艳军、唐宏图、黄伟。 T GB/T 21709.17—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7部分:鼻针 1范围 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鼻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及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鼻针技术操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709的本部分。 2. 1 鼻针 nose acupuncture 在鼻部范围内的特定穴位上施以针刺,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3操作步骤与要求 3. 1施术前准备 3.1.1针具选择 选用直径0. 22 mm~0. 28 mm 、长15 mm 〜25 mm毫针,所选针具针身应光滑、无锈蚀,针尖应锐 利、无倒钩,针柄应牢固、无松动。 3. 1.2部位选择 根据病情在鼻部选取相应的穴位,在穴区内寻找敏感点 。鼻针穴位名称、定位见附录A中的A.1, 鼻针穴位定位示意图见图A. 1所示 。鼻部敏感点的寻找方法参见附录B。 3. 1. 3体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体位,以仰卧位为宜。 3. 1.4 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3. 1.5 消毒 3. 1.5. 1针具消毒:应选择高压消毒法 。宜选择一次性毫针。 3. 1.5.2部位消毒:用75%乙醇或0.5%碘伏的棉球在施术部位消毒 。强刺激部位宜用0. 5%碘伏棉 球消毒。 3. 1.5.3术者消毒: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 3. 2施术方法 3. 2. 1进针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 ,采用斜刺或平刺,快速刺入所选定的穴位,针刺深度视具体部位而定,以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