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docx

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赵义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113122;高力辽宁省新民市高级中学 110300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哲学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 义。高等学校是对大学牛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现阶段开展的德育工作中, 应当充分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 这对于提高如今90后大学牛的道德素质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 牛观、价值观,陶冶他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道德教育启示 一、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观 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仁”是最高 的道德准则,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从“爱人”出发,孔子提出“庶、 富、教”的教育思想,要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把道德教育贯穿于 文化知识的学科中,并把道德教育置于首要地位。孟子认为“人皆为尧舜”。从 “人皆有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出发,提出“仁、义、礼、智” 的“四德”,并把“四德”贯穿到“五伦”之中,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 古代典籍中的道德教育思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方面指明道德修 养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这“三纲领”也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的表达。 《中庸》也提出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中庸之道”与《大学》 互为阐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 谓之教,成则明矣,明则诚矣。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指出了道德修养的 完美境界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了丰富 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对当代大学牛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源泉,所以我们应以 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发挥传 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二、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观与学生教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 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吋又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方法。所谓中国传 统道德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具 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 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值得吸取的精华很多,就道德教育而言,主 要有以下方面: 1 ?“道德为先,律己修身”的修养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首先将“德行”列于首 位。道德唯上,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有“不识一个字亦须 堂堂正正做个人”的说法;做文章讲道德强调“文以载道”;做官要“为政以德”, 教育以“德教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 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 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都 是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倡导克己自省、立志乐道、 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修身原则和方法,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主观能动性, 在生活中,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于律己,注重内省。这对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意 识、行为模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 当代大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 2?“诚实守信、信义为上”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 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这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 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 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 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人学生指出了--条道德教 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 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 违仁丢义。为利岀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岀:“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 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 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 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 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 核心内容,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吋要尊 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 强调孝敬父母,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