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娃娃医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娃娃医院 姜水燕 游戏来源 上学期开展了娃娃家的游戏,在游戏过后的讨论环节中,林子娴小朋友提出:我的娃娃生病了,我生病的时候,妈妈都是要带我到医院看病的,我们怎么不开医院呢?针对这个问题,与小朋友讨论后,决定在班级增设一家娃娃医院,这样娃娃生病了爸爸妈妈就可以带娃娃去看病了。 预期目标 1.了解医院常见的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初步学会模仿医院中的医生、护士的语言和动作。 2.了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图 片 材料投放 投放病历、就诊卡、听诊器、针筒、药品等医用器材。 游戏玩法 孩子们穿上医生护士的服装,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医生的主要职责是为病人看病、开药,而护士则是打针、拿药的工作。 游戏推进 一 : 观察 分析 观察:魏明轩小朋友穿上白大褂当医生,黄奕小朋友穿上粉色的护士装。吴佳伟(爸爸)带着罗雨薇(女儿)来医院看病:“护士,我要看病”。于是,护士就带着他们找医生。“医生,她生病了”,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听:“她感冒了,打针就好了”。于是爸爸就带着女儿去护士那里打针了。 分析:由于“医院”是新增设的游戏,幼儿都非常感兴趣。在游戏前教师有请家长在带幼儿去医院看病时注意观察看病的基本程序以及医生、护士的语言和动作。同时在游戏导入环节和幼儿一起回顾了在医院看病的流程,让幼儿对玩“医院”这个游戏有了一定的经验准备。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医生会认真的给病人看病。也基本能按照看病的流程进行。但是幼儿好像对打针特别感兴趣,因此医生给病人看完病都是让病人去打针,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也较少。 调整 推进 (图片) 目标调整:1.加强与病人之间的交流。2.病人能向医生报告病情,医生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病情。 推进:下次在游戏前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活动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如医生如何询问病情,病人如何告诉医生自己的病情。 图片: 游戏推进 二 : 观察 分析 观察:林子娴(妈妈)带着胡一凡(儿子)到医院找护士挂号,吴圣瑶(护士)带着他们去找吴书可(医生)。“医生,我儿子咳嗽了”,“他有没有发烧啊,会不会流鼻涕啊?”“会”“嘴巴张开,看下有没有红起来”。“喉咙很红,要打针哦”,于是,医生在病历上画了两条竖线又画了圆圈。 分析:这次的游戏增加了让“医生”用画竖线和画圆圈来表示打针和吃药。医生的职责更加明确了。也解决了病人看完病都是打针的问题。扮演医生的吴书可会主动问询病人。但是扮演病人的幼儿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只会说我感冒了,我咳嗽了等。 调整 推进 (图片) 目标调整:使用常见的礼貌用语进行交谈; 材料调整:新增手电筒。 推进:在生活中可以让幼儿通过图书、电视、上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疾病的种类。在通话环节引导幼儿说一说人的身体哪些地方会生病,有哪些原因要让我们去医院找医生。增加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 图片: 游戏推进 三 : 观察 分析 观察:谢俊毅(爸爸)抱着布娃娃(孩子)找护士(王雅芯):“你好,我要挂号”。轮到他后,爸爸抱着宝宝找医生(陈志涵):“医生好,宝宝从床上滚下来了,头上流血了,”“床会不会很高,宝宝有没有吐”“没有吐”“宝宝带去缝针下就好了”。护士给宝宝用棉签涂一下,再贴上创可贴就好了。“谢谢!” 分析:根据上次游戏存在的“幼儿对生病的种类了解太单一”的问题,由于在平时的谈话环节以及请家长配合帮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病情的种类。因此,在这次游戏中,医生与病人间的交流增多了,同时扮演护士的幼儿也更加的忙碌了,一会打针,一会拿药,一会又要包扎。游戏的情境丰富了。也由此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病人太多,导致医院的材料使用及摆放有些混乱,针筒、药品等桌上,地上到处都有。 调整 推进 (图片) 调整:增加一个科室。 推进:在下次游戏时,要引导幼儿讨论:医院病人太多怎么办?同时要提醒幼儿在游戏中及时整理游戏材料,掉在地上的材料要马上捡起来。 图片: 教师反思: 在游戏的开始阶段,有大部分的幼儿对去医院看病的整个过程不是十分的解。比如:去医院看病,首先要去挂号,有的幼儿就不知道。还有就是很多扮演病人的幼儿不知道怎么和医生讲自己的病情。有的扮演医生角色的幼儿不能正确的使用就诊道具。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在幼儿游戏时,教师的介入一直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什么时候介入,以何种方式介入,怎么来把握这个度呢?幼儿游戏无时无刻不在“尝试错误”中获得经验,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在尝试中获得情感与智慧的平衡,这就是游戏的本质。所以,我就找了一个切入点,扮演角色介入,促进角色间的交往。当幼儿的角色行为只停留在简单动作的重复并缺乏角色间交往时,教师可以扮演相对被动的角色介入游戏,并以角色的模糊行为引起幼儿对角色行为的关注。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