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浑沌(hùn dùn)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 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3、把下列意义相同的“之”归成两类。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未也,犹应响影 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文学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 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 庄子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简短,股市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庄子故事 1.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请他:“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用幽默的口气说:“我死了以后,大地就是我的棺木,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丰厚么!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他说:“老师呀!要那样的话,我们还不是怕乌鸦老鹰把老师吃了么?”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 给下列字注音 沌 倏 窍 凿 dùn shū qiào záo 叫做 助词,的 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 恩情 助词,的 商量 代词,他们 一起 代指七窍 名词作状语,每天 南海之帝 待之甚善 浑沌之地 浑沌之德 尝试凿之 助词:南海之帝 浑沌之地 浑沌之德 代词:尝试凿之 待之甚善 5、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倏忽报德 经过:日凿一孔 结果:浑沌死 2、回答下列问题,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命名的意义。 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 混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然状态,代表无为。 “倏、忽、浑沌”命名,即生动形象又充满幽默与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庄子想象的奇诡。 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有为的所谓成就,就是无为的死亡了 3、“倏”和“忽”为什么要给混沌凿开“七窍”?结果如何? 他们想报答混沌对他们的友善。(谋报混沌之德) 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混沌死了。 4、《浑沌之死》蕴含了什么道理? (1)做事快而不加思索,对客观事物不不去作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单凭主观热情,盲目好动,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 (2)告诫人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尽量减少和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3)做事虽出于好心,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相反结果。 课堂小结 《浑沌之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
- 钟俊良述 职 述廉 报 告.doc VIP
- 钻井液用纳米二氧化硅封堵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褚奇.pdf VIP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完型填空(15空)+阅读填表专项训练一(含详解).pdf VIP
- QCR 278-2015 机车空调装置.pdf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VIP
- 防汛抢险方案.docx VIP
- 2020-2021某大学《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课程考试试卷(含答案).doc
- T_CMES 26009—2021八月瓜鲜果皮肉籽分离技术规范.pdf VIP
- 钳工技能考试:高级车辆钳工(货车)考试考点巩固(强化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