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科技大学材料工程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崑山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 一百學年度第一學期 普通化學實驗報告 實驗四︰ 質量守衡 四材一A 第 四 組 學生姓名: 學號: 組員姓名: 學號: 組員姓名: 學號: 項目 預習報告 記錄 總結報告 成績 中華民國 普通化學實驗報告 實驗日期︰100/10/21 實驗名稱︰ 質量守衡 目 的︰ 1、測定化學反應前後的質量變化,以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2、利用質量守恆定律,推測反應生成物的質量。 3、利用質量守恆定律,測定混合物中碳酸鹽的含量百分率。 相關知識︰ 化學反應的前後,參與反應的物質性質改變,但總值量卻沒有改變,稱之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或稱質量不滅定律。 本實驗,利用錐形瓶測定下列物質反應前後的總質量變化,其相關化學反應如下: 縱觀化學反應只是原子之重新排列和組合、原子並未增減、故反應前後之後之總質量不變。 CaCO3 和HCl反應產生CO2逸失,使總質量減輕,可推算混合物中碳酸鹽所佔百分率。 實驗步驟︰ 一、質量守恒定律 1、取一10mL的量筒量取5mL 1M的氫氧化鈉溶液置於250mL錐形瓶中。再取一10mL的量筒量5mL 1M的氯化鐵溶液盛入一小試管中,然後用鑷子小心地將此小試管置於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中。 2、塞上橡皮塞,然後精稱並紀錄之。 3、緩緩傾斜錐形瓶,使瓶內兩容易充分混合反應,並注意此時發生之變化。 4、靜置片刻,等錐形瓶的溫度回復至室溫後,再精稱並紀錄之。 5、觀察並紀錄反應前後的變化,同時比較反應前後總質量的變化。 二、碳酸鹽試樣的分析 (一)、第一次反應(碳酸鈉與氯化鈣的作用) 1、精稱並紀錄約2克的無水碳酸鈉粉末,小心倒入250mL 2、取一50mL量筒量取20mL的蒸餾水注入無水碳酸鈉的椎形瓶中,蓋上附有長15cm直徑 6mm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中加入乾燥脫脂棉花,精稱並紀錄之(W1)。 3、取一50mL量筒取20mL1M的氯化鈣溶液,置於一50mL秤量瓶(或50mL燒杯代之)中,精稱並記錄之(W2)。   4、將氯化鈣溶液緩緩地加入裝有碳酸鈉溶液的250mL錐形瓶中。蓋上橡皮塞搖動錐形瓶使充分混合,注意此時發生的變化。靜置片刻。 5、傾去氯化鈣溶液的稱量瓶(或燒杯)之殘種。精稱並記錄之(W3)。 6、等錐形瓶的溫度回復至室溫後,再精稱並記錄之(W4)。 7、觀察並記錄反應前後的變化,同時此較反應前後總質量的變化。 8、錐形瓶內容物留置供下述第二次反應實驗用。 二)、第二次反應(碳酸鈣與鹽酸的作用) 1、取一50mL量筒量取20mL 4M的鹽酸溶液,置於50mL秤量瓶(或50mL燒杯代之)中。精稱並紀錄之(W5)。 2、將鹽酸溶液分成數次(每次1~2mL)緩慢加入第一次反應留置的錐形瓶中,蓋上橡皮塞充分搖動錐形瓶使均勻混合,觀察並記錄瓶內變化。等瓶內溶液不在冒泡時,再打開橡皮塞,在加入1~2mL的鹽酸,重複上述操作,直至20mL鹽酸溶液加完。繼續搖動錐瓶,直到確定容易不在冒泡為止。 3、反應停止後,打開橡皮塞,在搖動一二次徹底使瓶內氣體逸出。靜止片刻。 4、精稱並計入傾去鹽酸溶液的稱量瓶(或燒杯)之殘重(W6)。 5、等錐形瓶的溫度回復至室溫後,蓋上橡皮塞,在至天平上精稱並記錄之(W7)。 6、與第一次反應步驟7比較。 7、求出逸出二氧化碳的質量及其原碳酸鈉中所含二氧化碳的重量百分率。 8、重覆實驗(碳酸鹽試樣分析)一次。 操作流程圖︰(將步驟以方塊圖或儀器簡圖依序寫出)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記錄︰ 一、質量守恒定律 反應前錐形瓶等物的質量+反應物的質量 (g) 178.66 反應後錐形瓶等物的質量+生成物的質量 (g) 178.64 反應前NaOH溶液顏色 透明無色 反應前FeCl3溶液顏色 紅褐色 反應後生成物(沉澱)顏色 褐色 二、碳酸鹽試樣的分析 (二)第二次反應(碳酸鈉與鹽酸的作用) 碳酸鈉試樣的質量 (g) 1.94 反應前錐形瓶等物的質量 W1(g) 19.22 稱量瓶(或燒杯)+氯化鈣溶液的質量W2(g) 21.16 傾氯化鈣溶液後稱量瓶殘餘質量 W3(g) 21.09 反應後錐形瓶等物的質量+生成物的質量 W4(g) 21.12 未加氯化鈣反應前的現象 沉澱 加氯化鈣反應後的變化 溶解 二、碳酸鹽試樣的分析 (二)第二次反應(碳酸鈉與鹽酸的作用) 稱量瓶(或燒杯)+鹽酸溶液的質量 W5(g) 192.81 傾去鹽酸溶液後稱量瓶殘餘質量 W6(g) 176.54 加鹽酸反應後錐形瓶等物的質量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