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转移自体心理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体心理学 ——自恋与转移 从弗洛伊德开始回顾:何所谓神经症 弗洛伊德所定义的神经症 神经症 自恋神经症 移情神经症 什么是自体心理学 Kohut(科胡特)创立 1913—1981 延续经典精神分析,深入人类的自体感,协助自我意识理解和接纳潜意识中困难的精神分析学派。 自恋不作为一种病态情况而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来描述 总纲:三个如何,一个原理,一个技术 明确工作目标:自体心理学对症状的分类 精神病:核心自体没有成形,中心空虚但却有完整周边防御结构,包括精神病和严重的边缘人格障碍等 自体缺陷障碍:核心自体发展,但有缺陷的人格或行为障碍,例如自恋人格障碍等 结构—冲突官能障碍:中轻度神经症等等 自体缺陷障碍 自恋行为障碍群,有关外部 自恋人格障碍群,有关内部和关系 长期养育断裂所造成的人格 长期被溺爱所造成的人格 一般精神分析症状学 北美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病性群—边缘症状群—神经症状群 理清与DSM-4的关系 自体心理学派 DSM-4对临床心理学的危害 DSM-4的产生 DSM-4与精神分析起源学(病理学)之间的影响 症状如何发生:转移=移情 症状为何现在发生 症状如何瓦解 转移 转移的诠释 自由联想和解梦技术 解释:精神分析的本质 目前精神分析界有流行的一个基本错误: 将潜意识揭示到意识的精神分析基础原理改换 为 以精神分析过程是养育和情感矫正性原理。 自体心理学的理念基础和重要技术 理念:自恋及自恋的暴怒 自恋的暴怒,来自环境对自体的不共情和曲解 技术: 潜意识到意识 过程:由恰好的挫折——创伤情结的脱敏 生物应对挫折反应: 攻击、回避、木僵 现代自体心理学的原则 “分析师必须观察被分析者的行为,并对他的联想开放地倾听,我指的是他必须抗拒诱惑,不能将对病人的理解压缩成任何他所持理论的先入为主的概念的僵化模型中 那可能是克莱因派、栾克学派、荣格学派、阿德勒学派、经典精神分析(包括自我心理学),或甚至是自体心理学派的。 他必须等待到能够更精确地了解病人需求的本质,才能经由比较正确的解释,向病人传达他的理解。“ (1984) 浸泡:共情性研究方法 (分析师)奉献其生命来帮助他人,籍助于对他人的内在生命之同理浸泡所获得得洞识......分析师必须努力不要像个程序设计良好的电脑......分析师的回应需要其人格的深度层面之参与。 ——Kohut,1978 贴近体验和远离体验 借助贴近体验性共情观察,理解来访者的“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而是一种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 借助远离体验的观察,得到对来访者自体发展障碍的认知 自体客体经验 一种彼此融合式的体验性情感经验 自体客体经验的功能 与客体关系理论的区别和比喻 自体的面向与转移类型 夸大自体——镜映转移现象 理想化自体——理想化转移现象 孪生自体——密友转移现象 自体心理学的经典治疗模型 镜映转移:是指来访者试图得到治疗师的肯定的需要或欲望. 转移的进一步工作,诠释 跟随,在成熟时诠释 转移的现象 理想化转移 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助你维持自体系统的稳定性。(Basch,1986) 恰好的挫折,以及后期的诠释过程 密友转移 在治疗关系中,来访者需要与治疗师产生相同感或亲和感的连结反应。 案例片断: 一杯水、一个小礼物 融合式转移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Bruce 恰好的挫折:对转移的工作时机 自体创伤的造就 恐惧、愤怒、抑郁 自恋创伤的逐步活化过程 断裂和修复技术:情感的矫正经验 自体客体关系的断裂(非创伤性的挫折)与修复,化解了对过去创伤的恐惧感,构成了来访者人格的适应性微结构 回溯技术 潜意识到意识技术 自体的重建 自体基础于恰好挫折的结构,由自体客体对之共情的回应,通过转变的内化作用吸收了自体客体良好功能,自体是能够神入和接纳自己的.然后也具有理解他人的良好能力. 同时也可以形成自体的高内聚密度,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快乐.并有能力忍受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快乐. 青少年短程模型 创伤性移情与发展性移情的异同 利用发展性自恋移情资源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