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于成龙的成功因素
肖营子高级中学 唐友整理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十五岁的于成龙,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任命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后任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到兵部尚书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始终清廉自守,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多行善政,以卓著的政绩、廉洁自律,深得民心,被称为“于青菜”、“于青天”,三次被举卓异,被康熙帝赞誉。本文探究一下于成龙的大器晚成的因素。
一、 生于忧患的入仕准备
在四十五岁以前,誉满天下的清官廉吏于成龙曾是一位历经忧患、遭遇坎坷、怀才不遇的普通知识分子,中下层社会的忧患磨砺,铸就了一位不平凡的历史人物。
1、“我生之后汉祚衰”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于时煌原配田氏生次子于成龙。不久,田氏病逝,父亲继配李氏。汉末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写道:“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于成龙同样也是生不逢时,他出生的时候,明朝天下已经开始悄悄地走向了衰亡。
于成龙的婴儿时期,是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这位皇帝最大的特点是不肯上朝,几十年不和朝廷大臣见面。就在皇帝不肯理政的这个年代,东北的女真族悄悄崛起了,多年后建立起了后金政权和大清政权。
于成龙的童年时期,又赶上一位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这是一位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文盲皇帝,天性却喜欢做工匠,成天在宫里制作精巧的器物,根本不懂什么国家大事。皇帝的奶妈客氏,与大太监魏忠贤相勾结,把持了朝政,明朝天下进入了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于成龙的青少年时期,皇帝换成了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这位皇帝相对算是一位好皇帝,有一些才能,也有志于重兴明朝。但是他的运气却非常不好,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接连不断;朝廷的文官集团热衷于内讧,斗争十分激烈;东北的女真族后金政权,经常派兵入侵,骚扰边境,并且骚扰到内地;另外,老天爷也不肯帮忙,灾荒不断。天下已经大乱,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少年时代的学习趣事
根据记载,于成龙少年时代的读书学习,主要是由父亲于时煌教导的,后世还流传了几则学习趣事,能反映出于成龙不平凡的心胸和才气。
第一件事,于时煌要求于成龙兄弟大量读书,经史子集各种书都要读。终于有一天,于成龙读够了,不耐烦了,他把书一合,大声对父亲说:“经史子集千本万卷,无非四字而已!”于时煌吃了一惊,连忙问道:“是哪四个字?”于成龙胸有成竹一本正经地说:“仁义礼智!”于时煌本来是要责罚于成龙的,听了这四个字,反倒没了脾气,叹服不已。
第二件事,于成龙有一次读李白的诗作《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不由地感慨万端,拍案而起:“学者要识得道理,从头做去,诵咏呻吟,有何用哉?”
第三件事,于成龙曾经研习程朱理学的书籍,最后也总结了简单的四个字:天理良心。程朱理学的内容当然是十分复杂的,一代一代的理学家们刻苦学习研究,探索实践,不断发展,尚不能穷其究竟。于成龙把这些高深学问归纳为“天理良心”四个字,则反映出他驭繁于简的性格特点。
3、常规的学习考试内容
明朝读书人,都以科举做官为荣,谨遵朝廷法令。于成龙的读书学习,自然也要遵循当时的常规和习惯。
在“社学”(小学)时期,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主要目的是识字。再就是朱熹的《小学》,程端礼、程若庸的《性理字训》,这部分内容与程朱理学有关,也属于基础的启蒙读物。程度稍高一点后,要学习《孝经》《四书》等儒家经典,背诵抄写,识字练字,顺便灌输儒家的理念。还有一部分,属于明朝的特有教材,《大明律令》、《御制大诰》、《孝顺事实》及陈选所著的《小学集注》等书。另外,也要学习作诗,从对对子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
考上秀才之后,要进入“儒学”学习,就是府、州、县设立的官方学校,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儒家五经:《诗经》《尚书》《三礼》《易经》《春秋》,要选择其中一种学习,将来科举时要考的,但只学一部经也就够了,不用全学。历史,要诵读《二十一史》和朱熹的《通鉴纲目》。法律,主要是学习《大明律》。诰,要学习明朝皇帝颁发的《大诰》、《大诰续编》与《大诰三编》,内容主要是朱元璋的办案纪录,警诫官民奉公守法的。另外,还有射箭、书法、算术等内容。秀才在“儒学”中,要应付的考试有月考、岁考、科考等几种,考试内容称为“举业”,内容其实很简单,两篇八股文。一篇是《四书》义,二百字以上;一篇是本《经》义,三百字以上。
4、正统的儒学教育。于成龙的启蒙恩师邢济堂,也是他的岳父大人。邢济堂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开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