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提示:地震及其影响有其不确定性,结构计算也有其不准确性。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不可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而必须强调“概念设计”。 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建筑抗震设计的主要概念,包括场地选择、建筑平立面的确定、结构及体系等。 地震是一种随机振动,以现有的科技水平,难以预估实际地震的发生时间、空间和强度。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一个地区的设防烈度,而由于统计分析的历史地震资料数量有限,以及地震地质背景不够清楚,在一个地区发生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完全可能的。同一个建筑场地的地面运动的性质,随着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和传播路径中土层性质的不同,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不同性质的地面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也不同。因此,地震及其影响有其不确定性。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不可能完全、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结构材料的性质、特别是结构进入弹塑性以后材料的非弹性性质、阻尼变化等因素,结构计算也有其不准确性。所以,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不可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而必须强调“概念设计”。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Seismic Concept Design of Buildings),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概念设计的依据是震害和工程经验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设计内容包括建筑体形、结构体系布置和抗震构造设计等,也就是除了“计算设计”以外的所有抗震设计内容均属于“概念设计”的范畴。 概念设计强调根据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建筑场地选择、建筑体形(平、立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总体上消除建筑中的薄弱环节,再加上必要的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使得所设计出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地震灾害表明,建筑的破坏,不仅与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有关,还与建筑物所在场地条件有关。最直观的经验是,每次地震后震害往往有高烈度地震区出现低烈度震害异常区,而低烈度地震区出现高烈度震害异常区。1967年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地震,不同覆盖土厚度地区,不同高度的房屋倒塌率有很大差异;1985年墨西哥地震距离震中400多千米的墨西哥城中房屋的破坏,比震中区的破坏更严重。如图2.1所示为唐山地震等烈度线,图中8度区中出现了7度和9度异常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该区域的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有关。 图2.1 唐山地震等烈度线 表2-1 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影响系数的增大幅度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上述增大系数。其值可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大于1.6。 图2.2 结构破坏率与覆盖土层厚度的关系 图2.3 底部剪力与土层厚度的关系 从地震记录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场地的地面运动,一般存在一个破坏性最强的主振周期,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这个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就会因共振而加重。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又称地震动主导周期,它相当于根据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运动记录计算出来的反应谱的主峰位置所对应的周期。一个地区的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是地震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该地区场地条件的综合产物,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要正确预测它的波形是很难做到的,然而对于某一工程场址的地震动卓越周期,尽管随震级大小和震中距远近而变化,却因与该场址的场地土性质存在着某种相关性,是可以大致估计的,一般可以利用场地的自振周期来估计地震动卓越周期,即认为场地的自振周期约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图2.4 振幅放大系数与土层性质的关系 图2.5 地基失效引起结构整体倾斜 表2-3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 单位:m 黏土层 0 10 20m 标高/m 10 0 -10 图2.9 建筑结构平面的局部不连续示例(大开洞和错层) 在结构竖向布置时需要强调的是,不应采用上部刚度大,底层仅有柱的“鸡脚”建筑。这类结构往往出现在临街的建筑物中。由于商业的需要,底层或底部几层需要设置成大空间而设计成框架结构,上部因只有小房间而采用砌体墙或混凝土墙体。这样的结构上部侧移刚度大,下部楼层侧移刚度小,结构柔软层出现在结构底部,地震中很容易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从设计上很难采取措施避免震害的发生。 同一楼层的抗侧力构件,宜具有大致相同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截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