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读李诗苏词研讨人生顺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能预览其他用户文档

读李诗苏词, 研讨人生顺逆 元?赵孟頫《苏轼小像》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一吐心中的苦恼和豪情。此词作于元祐六年(1091)苏轼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是作者离杭时送给方外友人参寥的。苏轼所表现的人生理想是寄情于山水。   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苏轼所推崇,与苏轼过从甚密,结为莫逆之交。这首赠给参寥的词,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抒写出世的玄想,表现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词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却又执着于友情。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以“问”字领起。西兴,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几度斜晖”,即多少次看到残阳落照中的钱塘潮呵!这里指与参寥多次同观潮景,颇堪纪念。“斜晖”,一则承上“潮归”,因落潮一般在傍晚时分,二则此景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往往是与离情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意象。此句以发问的形式,写出天上夕阳无情而下,地下潮水无情而归,这是以天地和自然万物的无情,衬托人之有情。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二句飞扬超越而出,自叙超旷情怀:人生无常,起起伏伏;可是谁像我老东坡,早已把得失荣辱置之度外? “机心”,指机诈权变的心计。“忘机”,则指泯灭机心,无意功名利禄,达到淡泊宁静的心境。 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南江北湖,都是记述他与参寥在杭的游赏活动。“空翠烟霏”写春山风光无限。此词作于元祐六年三月,恰为春季,特别叮咛“记取”当时春景,留作别后的追思,于情理亦较吻合。   结尾几句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进一步抒写二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外甥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触景大哭而去。词人借这一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象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友恸哭于西州门下。 夏敬观曰: 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己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 “苏东坡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成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意把生活完全消耗于醇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总结自己一生,说: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儋州: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本色的生活是至性深情的自然流露,它就是艺术化的生活。 水行山谷中, 行于其所不得不行, 止于其所不得不止。 ——苏轼 林语堂 苏轼这样思考人生 1.对人生和生活不断地思考。苏轼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雪泥鸿爪”,简简单单四字,在我脑海里却是茫茫的白雪中,惊鸿的一双红爪留下了趾印,又飞走了。也正是那一点点的红色点醒了世人,人生沉浮,过客匆匆,留下的只不过是一双脚印罢了。再如《赤壁赋》里的主客问答,最终也是归于山间的明月和江上的清风。? 2.苏轼很会享受生活。生活中的苏轼也是幽默风趣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鲜美,盛传古今,当然是少不了苏轼的宣传。 苏轼在对人生和生活不断地思考的同时,是通过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本身来获得一种雅趣与“清欢”,进而排解内心的烦闷和忧愁.这是将生活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任天而动,随遇而安 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哪怕是逆境,都应当找到良好的感觉。 苏轼不断地把自己的处世态度升华为与天地并存的精神境界,并站在哲理高度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达到了任性、自适、旷达、通脱的人生境地。 除了李白儒道结合,苏轼又掺进了“佛家”的空灵和虚无。 从思想境界言,太白和东坡同样都受到儒、道各家思想的影响,然儒家思想均同样占着相当重的成分。 他们同样“奋励有当世志”,并有着积极用世、追求功名的实际行动。而老庄思想又分别练就了他们的超然旷达。 龚自珍《最录李白集》:“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并,并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从创作方法看,他们都有“放”的特征,这就是抒发真情至性,展现自我,任笔挥洒,奔放自如。 “雄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苏轼也被公认其作具有鲜明的想象力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