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轨道交通建设工地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摘要:
高处作业是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一项频繁的作业,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高处坠落事故易发类型、存在的通病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提出防治措施,以促进轨道交通建设工地高处作业的安全进行。
1.前言
高处坠落事故多年来一直是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事故之首,在《关于印发〈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7年度)的通报〉》(建质函[2008]53号)中,分析了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全部伤亡事故情况,按事故类别分,高处坠落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按事故部位分析,在洞口和临边作业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5.51%,在各类脚手架上作业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1.86%[1]。由此可见,高处作业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做好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时刻不能放松。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1993)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时,易发生坠落事故的作业有三类,即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和独立悬空作业。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这类施工作业随处可见。不论哪种作业,只要管理到位,安全防护措施得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作业,都可预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2.高处作业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防护措施
2.1临边作业
2.
在施工现场,当高处作业中工作面的边沿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围护设施,但其高度低于800mm时,这一类作业称为临边作业[2]。
2.1
基坑临边护栏缺失或损坏未及时修复;工人在支撑上行走、作业;高架临边、站厅层临边无防护栏杆,作业人员无安全防护措施;上下基坑的扶梯搭设过于简易,没有扶手;架子工高处临边作业无安全防护措施;一些走道板无临边防护护栏;盾构机顶部施工无临边防护等。
2.
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主要有设置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立网和系挂安全带等措施。在工地基坑周边、基坑上下通道、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垂直运输设备(如井架、施工电梯等)与建筑物相连接的通道两侧边都应设防护栏杆。一些如高架区间临边应找可靠的系挂点牢固扣锁安全带作业。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临边处设置上、下两道安全防护栏杆。(上杆高1.0~1.2米,下杆距离地面高度0.5~0.6米,即位于中间)?
2.2洞口作业
2.
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楼梯口,上料口,电梯井口等,在这些洞口旁的高处作业,称为洞口作业[3]。
2.
站厅层、顶板预留洞口未加盖封闭或未盖全;现场各处预留孔无防护栏杆或仅用红白旗警示;雨水泵房洞口缺防护;各种电梯口、上料口的安全门未及时关闭等。
2.
根据洞口类型的不同,洞口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有设置防护栏杆、防护门、格栅及架设安全网等多种方式。洞口作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网或者其他防坠落措施。例如,在垂直运输的接料平台接送材料,要在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门。
2.3悬空作业
2.
在无立足点或者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作业[3]。
2.
工作井或车站内衬墙凿毛作业、钢筋绑扎作业未专门搭设脚手架,只在墙体上搭设简易操作平台;拆除格构柱工作平台不牢固;悬空作业人员常未系安全带,或安全带无处悬挂,形同虚设;钢支撑安装或拆除作业,作业人员站在支撑上操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等。
2.3.3
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必须建立牢靠的立足点,如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或者安全吊篮等等,并要求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才可以进行施工。
2.4交叉作业
2.
在施工现场上下不同楼层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4]。轨道交通建设的高架段和车辆段,这类施工相对较多。
2.
支模、粉刷、砌墙等同时进行上下立体交叉施工;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电梯的进出通道口);通道口和上料口由于有可能坠落物件,或者其位置恰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半径之内,则应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保护棚。
2.
进行交叉作业时,不能在同一垂直方向上进行下层作业。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半径范围之外,不能满足此条件的,中间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层。
3.结语
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当前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及时更新,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宣传、传达到每一个部门、项目和员工,使企业的管理、作业制度化、程序化;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指导性强的,易于操作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要重视教育、交底工作,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如果条件允许,可设置“旁站监控员”, 对一些重点过程、重点区域的“旁站监督”, 安排专职安全员做好“旁站监督”,以减少因人为失误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阴影面积的常用方法.pdf VIP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英、美、中三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演变研究.pdf VIP
- 工会经费管理与内部审计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docx VIP
- 电气管理课件.pptx VIP
- 2025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2025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党课PPT课件.pptx VIP
- 富士达电梯MLVF-T无机房(CP40)电气原理图.pdf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101 矩形给水箱.pdf VIP
- Pico Pico Neo 3 VR头盔 Pico Neo 3 0207 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