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调整: 经济特区(1980-88年5个) 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14个)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4个) 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和大西北的开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 ★ 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理解: 1.全方位: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2.多层次: 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对外开放格局。 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 (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二、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道路的实践与辉煌成就: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2)过程: 3)特征: 基本特征: 资源配置方式: 国家管理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为主?以市场配置为主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国家微观控制?国家宏观调控。 (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二、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道路的实践与辉煌成就: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过程: 3)特征: 4)意义: ◆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衡运行; ◆不但解决温饱问题,且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1、建国初期到1956年: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调整: 1、建国初到1956年: ①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废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后期严重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 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调整: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①原因: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成就举世瞻目。 ★ 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调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 ①原因: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对外开放格局: 二、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道路的实践与辉煌成就: 1、原因: 2、形成过程: (原因、过程、框架、特点?) 1)历史的教训: 封闭导致落后,落后招来挨打。 2)现世之需与所趋: ①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之需。 ②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之趋。 为什么一定要对外开放?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 (三)对外开放格局: 二、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道路的实践与辉煌成就: 1、原因: 2、形成过程(基本框架): (原因、过程、特点?) 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开发浦东的目的: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目的: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及其整个流域的新飞跃。 2、开发浦东的条件: 条件:经济和文化基础;地理和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政府的开发政策。 “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浦东开发)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长城、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的光辉篇章,浦东开发也将成为新的历史篇章。” ——法国总统希拉克 “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