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工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工法 1 前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体量工程建筑大量兴起,大柱网建筑不断出现,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工艺的应用,使超长混凝土结构易出现的温度收缩裂缝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虽然这类裂缝属非结构性裂缝,一般不致影响构件承载力和结构安全,但却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特别对地下防水工程,超长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控制裂缝,保证防水的整体性,确保防水效果至关重要,同时也会给使用者感官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本司承建的海口日月广场工程,基础长568m、宽256m,为此,为了防止或减轻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使其施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工程质量,采用“防、放、抗”相结合的施工措施,如合理设置膨胀加强带及伸缩后浇带、结合无缝施工技术、优化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方法等,设计整体采用C30膨胀纤维混凝土及局部C35膨胀纤维混凝土加强带代替部分伸缩后浇带实现了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有效预防超长混凝土结构出现有害裂缝。 2 工法特点 2.1 施工实用、快捷,工艺程序基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清晰明了,易于掌握; 2.2 施工过程易于控制,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2.3 有效预防了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2.4 充分利用膨胀加强带,代替部分伸缩后浇带,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工期,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了水泥用量,同时又节省了后浇带二次施工所需的大量材料和人工等费用。采用无缝施工技术,提高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及抗渗效果。 2.5 相比普通混凝土而言膨胀混凝土对原材料要求更高,对施工配合比及搅拌运输要求更严格。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别是长、扁、宽型的基础、梁、板、墙地下抗裂防渗结构更为实用。 4 工艺原理 此工法的工艺原理是根据收缩应力的分布,用相应的膨胀应力予以补偿。在事先确定各各种收缩率和混凝土极限延伸值的基础上,通过对混凝土掺加HEA(UEA) 膨胀剂产生膨胀作用,在钢筋和邻位约束下,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当钢筋拉应力与混凝土压应力平衡时,则:Ac·σc=As·Es·ε2 设:μ=As/Ac, 则σc=μ·Es·ε2……(1) 式中σc—混凝土预压应力(Mpa),As—钢筋截面积,μ—配筋率(%),Ac—混凝土截面积,Es—钢筋弹性模量(Mpa),ε2—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   由(1)式可见,σc与ε2成正比例关系,而限制膨胀率ε2随UEA的掺量增加而增加,所以,通过调整HEA(UEA)的掺量,可使不同区段混凝土获得(0.2~0.7MPa)不同的预压应力,根据水平法向力σx分布曲线,在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采用较大掺量膨胀剂的混凝土做成膨胀加强带,其它部位拌制较小掺量微膨胀混凝土,从而取消施工后浇带,全面地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温差和干缩产生的拉应力,实现连续浇筑振捣,从而防止混凝土裂缝出现,并起到抗渗防水的作用。 膨胀加强带原理示意见图4: 图4 膨胀加强带施工原理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图5.1 施工工艺流程 5.2 操作要点: 5.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要求进行,并充分考虑利于发挥膨胀剂的作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根据膨胀带设置的位置,由设计人员复核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并确定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与限制干缩率要求,一般为膨胀带外混凝土水中14d限制膨胀率0.015%至0.025%,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水中14d限制膨胀率比带外混凝土高0.005%,另外,对混凝土水中14d转空气中28d的限制干缩率尚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要求,限制干缩率应小于0.030%,以避免膨胀与收缩落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施工配合比依据膨胀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并结合施工期间的气温条件、商品混凝土运输距离、现场的坍落度要求(一般为160mm至200mm)、注捣方案提出的缓凝时间等拌合物工作性能等具体条件经试验确定,限制膨胀率及限制干缩率的检验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附录B的方法进行。 膨胀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应不少于300kg/m3,水胶比不宜大于0.5,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2%,不宜小于6%,膨胀加强带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膨胀剂与其它外加剂复合使用,应有较好的适应性,且不宜与氯盐类外加剂复合使用,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原材料的选用见第6章。 掺入适量阻裂纤维(如聚丙烯纤维)可有效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有效防止超长混凝土早期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