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第二版)第三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pdf

国际经济合作(第二版)第三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 (第二版) (第二版) 主编 陈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第三章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 的基本理论 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节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第三节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重点问题 早期国际分工理论 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现实意义 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类型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 萌芽阶段  形成和发展阶段  新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绝对利益理论和 比较利益理论  绝对利益理论。绝对利益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 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中提出的。  比较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的提出者是英国古 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X产品 Y产品 劳动天 劳动天 产量 产量 数 数 A国 1 1 2 1 分工 B国 2 1 1 1 前 世界 3 2 3 2 A国 3 3 0 0 分工 B国 0 0 3 3 后 世界 3 3 3 3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 二、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赫克歇尔-俄林模 型及里昂惕夫反论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赫-俄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  (1)在各个区域内各个国家内部,生产诸要素可以 自由流动,但在域际间或各国间,它们是不能自 由流动的。  (2)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  (3)只有两个区域或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只有 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