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UV第(ii)条 OUV第(iii)条 OUV第(iv)条 OUV第(v)条 OUV第(vi)条 OUV第(vii)条 OUV第(viii)条 OUV第(ix)条 OUV第(x)条 * * * 杭州西湖人文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白居易《冷泉亭记》 “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大见于斯泉也。” ——苏轼《六一泉铭》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 ——余秋雨《西湖梦》 杭州西湖平面图 南宋-西湖十景-映像 断桥残雪 花港观鱼 柳浪闻莺 平湖秋月 南屏晚钟 曲院风荷 三潭印月 苏堤春晓 双峰插云 雷峰夕照 西湖申遗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巴黎时间2011年6月24日17点55分(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23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杭州西湖通过审议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获得成功。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在杭州西湖申遗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申遗成功后,杭州加大了对“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的保护和宣传。杭州西湖景区及周边推出了以讲解景点历史文化,展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风貌为目的的多媒体电子导游服务。该服务和杭州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联合推出。能以真人语音自动讲解西湖八十景,西溪湿地,宋城,河坊街,南宋御街等景点和历史文化街区等600多个景点。 电子导游APP 电子导游机 环湖免费自行车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 “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一过,苏堤便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如梦如幻。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七,位于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因晚霞镀塔,佛光普照而闻名。 雷峰塔之所以远近闻名,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 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却忽然倒塌。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夕阳斜照,宝塔生辉,佛光宝气,普映山水,景色富丽堂皇。 元朝尹廷高《雷峰》诗云: 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尺,孤峰犹带夕阳红。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名片 历史: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人文:梯田农耕,传统稻作文化延续至今 建筑、构造:蘑菇房——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 自然:东西观音山原始森林,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 景观:美丽的高山大川,壮丽的稻作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概况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梯田规模宏大,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 元阳梯田有四绝 一绝: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 二绝:地势陡,从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