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政策变迁及其效果评价.pdf

第8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政策变迁及其效果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8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政策变迁及效果评价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几乎与之同步出 现了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组织。其后近30年时间里,合作经济组织所处的大环 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农业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农村地区经济由最初的快速 发展到后来的波折,到目前远远滞后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越 来越高;国家对农业的政策也发生变革,等等。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合作经济组织 的产生和形式变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章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过 程,分三个阶段阐述其制度背景及变迁过程,并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效果进行评价。 第 1 节 1978-1989年: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 一、政策出台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解体,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双层经营逐 步在农村建立巩固。随着“统”的体制的松动,中国农民有了自发建立合作经济组 织的大环境。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第一个农民科学种田技术协会在安徽省天长县 成立,随后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为 例,截止到1987年,全国农村已经陆续成立各种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近8万个;截止 ② 到1993年底,全国共有13万个 。 此阶段的大背景是:(1)生产方式上,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主体。在 1979-1984 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34 元 增加到 355 元,年均实际增长 14.8%。然而,农业生产在 1985-1988 年步入低谷, 至 1989-1991 年又有恢复性增长③ 。(2)市场环境上,农产品市场化进程加快,虽 然国家在流通领域仍然对主要农产品进行垄断经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政干 预已经弱化。(3)经济结构上,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 ① 本章执笔人:孔祥智、史冰清。 ② 参见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30 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 。 ③ 王伟:《农村合作经济与农民增收》,农业经济,2001 (9 ),23-24 页。 高,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乡镇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兴起;(4) 在思想观念上,农民对于家庭经济在改革初的高效率感触颇深,所以“分”的号召 力普遍流行。 以上这些背景特征使得农民在这个阶段自发组建合作组织的动力不足。然而, 家庭承包制相对于人民公社体制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由人民公社内部分工来实 现纵向一体化生产转向由农户独自完成纵向一体化生产的新型制度安排。因此,实 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户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必须独自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 环节的问题。但是,这种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又面临着生产经营 规模小,技术水平提高困难,生产手段落后,商品信息闭塞,市场进入成本高昂等 问题。所以,建立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了他们对社会化服 务的需求。但与此相对应的,农村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却不断弱化,这使得农民对 技术等方面的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围绕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 系的目标,开始推动新型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组建起了不少专业合作技术协会。 专业技术协会主要以技术合作和交流为主,组织成员之间没有产权结合,利益关系 松散,不具有实体性质。 此外,农民自发组织的经营实体也开始出现,较早出现的有专业联营体的形式, 如湖北孝感县出现的农机联合体,将4个大队、11个生产队的机手联合起来,统一 ① 经营自有机械,发挥协调作业的功能,起到规模效应 。还有在村集体的基础上成立 的“农工商合作社”,较多的混同于集体经济或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但是也有独立 ② 于村组织的,比如,社员可以自由退社,不同于社区合作经济 。 总体看来,此阶段的制度大环境是由“统”刚步入“分”,在生产领域,“分” 已成为不少地区的共识。在某些领域,“统”的制度依然没有改变,依然发挥其或 利或弊的功能;而另一些领域内,“统”的制度发生瓦解,本该发挥的一些良性功 能发生缺失,需要有新形式“统”的制度安排来代替。在改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