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科学2006 年第7 期 冯贤亮: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
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
冯贤亮
摘 要: 历史上江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患,但旱灾的发生也很频繁。本文在以往研究
的基础上,以咸丰六年江南特大旱灾为中心,对地方灾害与社会应对问题作了初步的清理,并发现:政
府对灾荒的救济,在清代有一个显著的转折,即咸丰朝前后政府救济的力度和重视程度因内乱外患、军
政祸乱频兴而有很大的差异。自咸丰朝开始,民生的救赈已基本转移到地方政府身上,而以绅商地主
为代表的地方力量在其间发挥了重大作用,地方秩序稳定已成了第一要务。
关键词: 江南;咸丰;旱灾;社会应对
中图分类号:D63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6)07-0162-09
作者简介:冯贤亮,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上海200062 )
引 言
江南虽属水乡泽国,但水的分布因地形差异而有不同,所以表现在水旱上,仍然是高地患
旱、低地怕涝。在历史时期,这一地区最大的自然灾害,一般认为是洪涝灾害,文献中有关这
方面的水灾、水利政策与具体治水工作,都有详细的纪录。但是,细稽史料,在如此富余水资
源的环境中,旱灾却也是经常性的事情,而且历史上不乏特大旱灾的事例,不能不令人感到惊
讶。可惜的是,现有研究中有关江南旱灾的分析探讨,与其水利史的研究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目前为数不多的具体研究,基本上是将明清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此间太湖平原地区的旱
灾。汪家伦曾专门作过分级:在同一年内灾区辐员在5 县以上或府、州辖地范围大于5 县以上的,
列为 “区域性水旱”;灾区较广、灾情较重、作物收成大歉的列为 “大水大旱”;全区域大
水或大旱的面积超过2 / 3 ,记载大水或大旱的县份在2 0 个以上而灾情特别惨重的定为 “特大水
旱”。以此为标准,太湖地区在明清时期的特大水灾年为15 10 、156 1、1587 、1608、1624 、1823
和184 9 年;特大干旱年则为1544-1545 、1589 、164 0-164 1、1679 、1785 、1814 和1856 年。他
统计了清代 (1644-1911)旱灾的次数为4 1 ,发生频率为6 .4 ①。尽管他的统计还有不够充分的地
方,但是对水旱情况的历史变化仍可藉此得出一个大致的认识。其他如陈家其的 《太湖流域南宋
以来旱涝规律及其成因分析》,是从一个小区域的角度,对太湖地区的水旱情况也作过初步的分
②
析 ;夏越炯对宋、元、明、清时期湖州、嘉兴、杭州三府发生的旱涝灾害从气候学的角度,
③
也曾作过细致的数理分析 。
收稿日期 :2006-04-17
① 汪家伦:《历史时期太湖地区水旱情况初步分析(四世纪—十九世纪)》,《农史研究》(第3 辑)1983 年,
第84-97 页。
② 陈家其:《太湖流域南宋以来旱涝规律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科学》1989年第9期。
③ 夏越炯:《浙江省宋至清时期旱涝灾害的研究》,《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140-
14 7 页。
162
社会科学2006 年第7 期 冯贤亮:咸丰六年江南大旱与社会应对
然而,上述研究由于覆盖时段过长,对区域上的一些细部问题处理得尚不够完满。相比之
①
下,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 《中国近五百年来旱涝分布图集》,显然要详尽得多,
所制定的旱涝等级序列、清代水旱资料及其分布图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些研究,大体上都是就旱灾本身所作的分析,几乎未涉及旱灾的危害性
影响和地方社会的相关反应。
基于有关江南旱灾的研究,目前尚无细致的清厘,笔者曾以苏、松、常、嘉、湖5 府地
方志书为主,各府又参照了若干部县志作为补充,从而有选择性地从细部的角度,更加直观地反
映清代江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万用表的使用》课件.ppt VIP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传统食品工业2025年智能化生产线设备更新改造研究报告.docx
- 新版中职英语1基础模块1Unit3 Shopping 教学设计 中职英语教案.docx VIP
- 关于成立“六项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doc VIP
- 一年级语文上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1).docx VIP
- 中小学主题班会-《筑牢网络防线,守护绿色童年》【课件】.pptx VIP
- 2025年马鞍山市公安局第三季度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39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服装裁剪知识.docx VIP
- 2024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专职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