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作用在隔离体上的力: pu 、 ?D 、pa 、pp 、c、R所有力对A点力矩平衡 pu R (4)隔离体 r0 r A pp pa ?D c ? r=r0e ?tg? ? =? R过顶点A tg?=dr/ r d? =r0e?tg?d? tg? =r0e ?tg?d? =tg ? ? d? R dr dl rd? ? ?=? A +M1:pu OA =B/2 +M2: pa OC= B/2 tg(45?+?/2) -M3: c CE=?dl -M4: pp GE=B/2e?/2tg ? -M5: ?D AG= B/2 tg(45?+?/2) e ?/2tg ? pu R 隔离体 r0 r A pp pa ?D c ? 8、极限承载力pu Nq, Nc: 承载力系数 二、太沙基承载力公式 1、基本条件 2、假设的滑裂面形状 3、极限承载力公式 1、基本条件 (1)考虑地基土的自重 基底土的重量??0 (2)基底可以是粗糙的?0=0?? (不会超过?,为什么?) (3)忽略基底以上部分土本身的阻力,简化为上部均布荷载 q= ?D D ?mD 2、假设的滑裂面形状 被动区 过渡区 刚性核 Ep=Ep1+Ep2+Ep3 ? W p u B 3、考虑刚性核的平衡 (1)当基底绝对粗糙 时,夹角为?; (2) 考虑刚性核的平衡: 荷载: p u 自重:W 粘聚力:C 被动土压力Ep Ep1:土体自重 Ep2:滑裂面上粘聚力 Ep3 :侧向荷载 太沙基公式中的承载力因数 N?、Nq、Nc 查图7.8,以?为变量 比普朗特-瑞斯纳承载力公式偏大,因为考虑了基底摩擦和土体自重 (二)局部剪切破坏(非整体破坏) 极限承载力pu的组成 ? BN? /2 cNc ?D qNq 极限承载力的三部分 滑动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 滑裂面上的粘聚力产生的抗力 侧荷载?D产生的抗力 (1) ? 影响滑裂面形状的大小,承载力因数的大小.滑动土体的体积, q的分布范围, 滑裂面的大小. pu (1) ? 的影响 pu ? 影响滑裂面形状的大小,承载力因数的大小.滑动土体的体积, q的分布范围, 滑裂面的大小. (2) 宽度B增加为2B,滑动体体积增加为原来的22倍(提供的抗力),由此增加的承载力增加为原来的2倍.(? BN?/2线性增加) B增加,q的分布面积线性增加,qNq不变。B增加,滑裂面面积线性增加, cNc不变 pu pu (3) qNq,与侧面荷载大小,和荷载分布范围有关-滑裂面形状有关。滑裂面形状与?有关。 Nq, 是?的函数 pu pu (4) cNc,与粘聚力,和滑裂面长度有关--滑裂面形状有关。滑裂面形状与?有关。 Nc, 是?的涵数 pu 极限承载力理论界和半理论解 1 Prantl解 假设和滑裂面形状 2 太沙基解,一般解形式 3 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c, ?,D, B, B E F B p 实际地面 C I II III D 45o+?/2 45o-?/2 三 、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1容许承载力f及影响因素 f ? pu / Fs, s ? [s] 特征值fa (设计承载力) 2.局部塑性区 2地基承受荷载的不同阶段 弹性阶段- 临塑荷载 3. 极限承载力 3、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的确定办法: ① 要求较高: f = Pcr ② 一般情况下: f = P1/4 或 P1/3 在中国 取P1/4 或者: ③ 用极限荷载计算: f = Pu / Fs Fs ---安全系数 4、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方法 (1)现场试验法: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等。要进行修正 (2)规范公式计算法,不做宽度深度修正 (3)根据经验确定容许承载力,做宽度深度修正 5、目前规范中设计承载力的确定 (1) 静载荷试验 fa=fak+?b?(b-3)+?d?m(d-0.5) fak :静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 fa :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千斤顶 荷载板 (2)承载力公式法: fa=Mb?b+Md ? md+Mcck fa :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相当与 p1/4=N?B ?/2+Nq ? d+Ncc 但当内摩擦角比较大时, 2Mb ?N? §7.4 地基承载力公式的适用性 1、临界荷载和临塑荷载—— 适用于均布荷载条形基础。 2、太沙基承载力公式—— 适用于基础底面粗糙条形基础且 为整体破坏模式。 一、各种承载力公式适用条件 二、影响极限荷载的因素 1、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W-XK-001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表.DOC VIP
- 哈尔滨工程大简介(PPT).pptx VIP
- (高清版)B-T 6739-2022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pdf VIP
- 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pptx VIP
- 经典版《升华和凝华》课后反思经典版.docx VIP
- 2025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精选题).docx VIP
- 胸痛救治单元创建汇报.pptx
- 半导体材料研发及制造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25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参考.docx VIP
- 2025年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社工知识、政治时事、写作)题库.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