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创新、发展与完善.doc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创新、发展与完善.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9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创新、发展与完善 齐湘泉本文为 本文为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制定与完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0AFX015。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市信杰律师事务所横向科研项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创新、传承、发展与完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31 齐湘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摘 要:2010年10月28日 关键词: 法律适用法 创新 发展 完善 《法律适用法》颁行后,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行了评价。在司法实践尚不充分的当下对《法律适用法》作出全面中肯、客观公正、科学理性、恰如其分的评价为时尚早,但《法律适用法》立法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大胆突破,理念创新,推进了我国法律适用法与国际社会的融合,是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的里程碑,已是法学界的共识。诚然,《法律适用法》并非尽善尽美,不尽人意之处尚存,这有待于通过法律解释或者法律修改使其完善。 一、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的创新 以调整涉外民事关系为己任,以规范法律选择为核心,以公正适用法律为目的的法律适用法,20世纪末叶以来突飞猛进,长足发展。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兼具,世界各国给予高度评价的《瑞士联邦国际私法》1987年颁布,引发了国际性的立法潮流,40多个国家或制定、或修改了本国的法律适用法,欧盟则于2007年实现了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2008年实现了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区域统一。 我国法律适用法立法呈现起步较晚,起点较高,发展较快的时空特征。改革开放30余载,我国基本完成了从封闭的中世纪式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商业社会的转变,几乎与西方国家同步迈进信息社会。结构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对法治社会和市民文化的迫切需求,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和跨国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提出了构建法律适用法体系的立法要求。正是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我国于1985年开始了法律适用法立法, 1985年《继承法》、《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了涉外继承关系、涉外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1986年《民法通则》第八章规定了“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继后,《收养法》、《海商法》、《票据法》、《航空法》、《合同法》相继规定了各自领域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零打碎敲的散见式、编章式立法能够应付一时之需,却难承社会发展渴求涉外民事关系制度化调整之重。为彻底改变法律适用法立法滞后于实践的状态,2002年我国启动了《民法典》立法程序,《法律适用法》作为第九编列入其中。经过8年孕育,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法律适用法》单行法,实现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立法质的飞跃。《法律适用法》借鉴、汲收、移植、涵摄国际立法和各国立法,扬弃、兼收、并蓄、融合本土法和移植法,“体现国际上通行做法和新的发展成果,” 1985年《继承法》、《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了涉外继承关系、涉外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 胡康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主要问题的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0年07期。 (一)立法理念根本变革 要制定出一部社会广为认同的法律适用法,必须要有创新性的法律思维和前瞻性的立法理念,以维护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为依归。 李龙主编:《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盛的源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方式快速变革,既为法律理念创新创造了条件,也对立法理念创新提出了要求。法律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是一种理智的思想,是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有机结合的产物。 李双元 蒋新苗 蒋茂凝:“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 法学研究》, 1996年第 李龙主编:《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李双元 蒋新苗 蒋茂凝:“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 法学研究》, 1996年第3期。 《法律适用法》以创新的立法理念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予以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原理、原则、方法、规则作出了较为完善的规定,实现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立法历史性变革,由国家主义走向国际主义。《法律适用法》摒弃了狭隘的国家主义观念,秉承开放、包容的国际主义原则,平等地对待中国法律和外国法律,平等地对待中国人和外国人,平等地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利益,着力于建设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和谐,提高中国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