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模式——温暖与寒凉之四.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辅助网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外感篇 人体感受寒凉,分为内受与外感,今天我们就谈谈外感,即体外感受寒凉。 我们头顶上有一个高达50千米厚的冷空气层,冷空气时时刻刻向下运动着,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无论是在高纬度的寒带还是低纬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冷空气也在侵袭着我们。人的身体外表感受寒冷,是我们感受寒凉的主要途径,如果我们采取静止姿态,寒冷很快就会侵入骨髓。这是因为毛细血管热胀冷缩,血液不能通过毛细血管滋养皮下组织,因此寒冷就会逐渐侵入体内。但如果我们在运动中,我们就很难受到寒凉的侵袭。因为肌肉在活动发热,使得毛细血管张开,温暖的血液就会滋养皮下组织,使得寒凉不能侵入身体内部。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在夏季,人体发热,皮肤上的毛细孔就会张开,将体内的多余水分和脂肪和毒素排出,然而冷空气也就在这个时候侵入我们的身体。如果我们能在出汗时不吹凉风,不接触冷水,那么身体就不会受到寒凉的侵袭。可是很多人为了贪图凉爽,偏要带着汗去享受凉爽,或者跳入凉水中畅游,那么寒凉也就乘机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在亚热带、热带地区,因为气候较热,人们很少去考虑凉风、凉水带来的危害,总是坦胸露背地生活工作,总是贪图凉爽而大量饮食凉性食物,以至于身体内外聚集了大量的寒凉,疾病也就从此而产生。很多妇女寿命高于男性,并不是妇女有什么特殊基因,而是因为妇女们因为礼仪的缘故,多穿了一点衣物而已。就是这一点衣物,使得妇女们少受了一些寒凉的侵袭,从而使寿命得到增加。 近年来,人们找到不少长寿村、长寿乡,有的在高纬度寒冷地区,如高加索,有的在低纬度炎热地区,如广西、海南,想要总结出他们的饮食规律,从而找到长寿秘诀。不幸的是,都不准确。其实,真正的长寿秘诀就是保暖。 在冬季,由于我们为了保暖,穿了许多衣物及躲进房屋,所以寒凉就很少侵袭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寒凉,尤其是我们的头面部、手部。当我们感受到寒凉时,皮肤,皮下组织,毛细血管,也都会收缩,尤其是毛细血管的收缩,使得血液不能顺畅地到达皮下组织,因此皮下组织就会缺乏血液的营养而出现干燥的现象。可是医生们却说这是秋燥、冬燥,建议人们多涂抹油膏类护手霜。这其实是不对的,即使我们全身涂满油霜,而不注意保暖,我们的身体仍然会脱皮、开裂。因为毛细血管受凉收缩而不能充分提供血液,皮下组织从而缺乏营养,所以我们仍然会处于“干燥”状况。 冷空气袭来,要战胜寒冷,最重要的是将身体温度保持在37℃左右。因为,湿冷环境中,身体的热量容易流失,也很难补充。 冬天,为了保持温暖,身体内部会通过降低肌肉收缩次数、重新分配碳水化合物消耗数量来降低能量消耗水平。“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身体的神经系统反应变慢,导致肌肉收缩变慢。”跑步者学院创始人马特·约翰逊介绍。同时,身体将消耗更多碳水化合物来产生乳酸。乳酸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使身体运作变慢来储存热量。 “寒冷导致血管压缩、血液流动阻力变大。”美国陆军环境科学研究所心理学家约翰·卡斯特莱纳说,“体表皮肤和四肢如手指、手掌和脚部的血液流速最先降低,因此这些部位也最容易感到寒冷。身体通过限制流向这些部位的血液来防止太多热量散发。”不过,这种防御机制会导致血压上升,影响心脏供血,可能加重心脏负荷。 为了使身体回温,身体肌肉和器官会自动颤抖来使人体积聚热量,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冻得哆嗦”。虽然这种方法会导致更多能量散失,能效转化也不高,但在体温最开始下降的时候,这种方式还是会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当身体无法保持核心体温的时候,就会出现冻疮或低体温症等问题。所以小孩和老人尤其需注意保暖。 所以,保暖是第一位的。而运动与饮食则能使我们的身体持续产生热量,由于热量会不断被消耗,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持续地饮食与运动。这就是人们认为活着很艰难的原因。 现代人经常输液,动不动就输液,因此输液又是我们受到寒凉侵袭的途径之一。正常人的口腔温度是37.3○C,腋下体温是36.5○C,肛门温度是37.6○C,因此体内温度在37○C上下,血液温度也是37○C。因为只有在37○C时,血液里的脂肪、细胞内的脂肪才不会凝结。但如果输液,大量的冰凉的液体进入血管,就会造成血液受凉,血管受凉收缩,就会使血液中的脂肪凝结而聚集在血管内外,使得血管更加狭窄,血液流动阻力变大。西医发明输液方式时,考虑的只是让药物能够进入血液然后很快分布全身,起到作用,但是他们忽略了降低血液温度的危害。 细胞生命活动依赖于细胞内的运输系统。如果囊泡运输系统受凉收缩或发生病变,细胞运输机制就不能正常运转,那么任何药物的分子都不能在体内得到传递,因此药物也很难起到应起的作用。就像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一样,如果细胞受凉,细胞囊泡运输系统不能正常运转,那么胰岛素也就不能正常进入血液,也就不能使食物中的糖分子转化为葡萄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