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池上.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分析——诗里的小娃娃是偷东西吗? 朱慧敏 活动背景: 古诗《池上》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娃娃生活的一件小事: 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 采到白莲后高兴极了, 竟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回家去,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 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第二句的“偷采”和第三句的“不解” ,把一个顽皮、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活动实录: 展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画面。 ” 师: 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轻轻读诗句。读懂了什么? 提问质疑: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 追问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 1:害怕。因为爸爸妈妈知道了要被批评。 2:激动。因为又可以吃白莲了。 3:高兴又有点害怕。 因为我有可以吃到好吃的莲蓬了, 但是又怕爸爸妈妈骂。师:老师也想当小娃,也想来读。 (范读)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心情来读的吗(又高兴又紧张) 师: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小娃天真、可爱、顽皮)师:你觉得诗里写的这个偷字是偷东西吗? 1:“我觉得那不算‘偷’ ,只是小孩子顽皮。 ” 2:“怎么不是‘偷’了?反正主人不知道这事,去拿了就是‘偷’ ” 3:老师,爸爸妈妈说,好孩子是不能偷东西的,为什么诗人还觉得小娃可爱呢? ,, 师:你有过偷偷做一些顽皮的恶作剧的事情吗?那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想 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莲的情景。 活动分析 : 这个活动让我我感触颇深。 特别是提到 “小娃偷采白莲后心情怎么样?” 有的孩子说“高兴。因为他可以吃到好吃的莲蓬了。 ”有的说“害怕。因为是偷,到时被荷塘的主人看到了肯定要挨骂的。 ”“,, ”听着孩子们各抒己见的样子,我不禁想,孩子的想象力真丰富啊。可是,一个童稚的声音传了过来“老师,爸 爸妈妈说,好孩子是不能偷东西的, 为什么诗人还觉得小娃可爱呢?” 当我听到这样的提问时,弄得我不知所措,想了一下请孩子们谈谈对‘偷’的理解。 ”顿时,孩子们开始就这个问题讨论了起来。 有的说,我曾偷偷地在家拿冰箱里的酸奶喝,有的说:“在妈妈午睡的时候,我偷偷地和隔壁家的小朋友玩。 ”一幅荷塘图,一个撑着小艇的小娃,几行优美的诗句,几个简单的问题,开启了孩子智慧 的大门。当时,孩子们想的很多,也说得很多,大家把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所做得“偷”得恶作剧事情谈得津津有味, 并结合展示出的图画, 把诗中小娃得内心活动表现出来,讨论到后来,孩子们觉得古代的孩子和他们一样,也喜欢玩,喜欢热闹,所以诗里的“偷”不是偷东西,而是悄悄地瞒着大人做事情。活动措施: 1、结合画面、音乐这一生动的资源,采用听看画面配乐朗读、看画面自编动作表演,并结合古诗的歌曲唱唱跳跳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读中理解,读中悟情,并在歌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 2、延伸拓展 1、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能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幼儿改编故事,交流)飞想像的翅膀,让幼儿在想像的时空遨游。简单的四行诗句,在孩子们童稚的语言组合下,变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