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足三阴经经络与腧穴 第五节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一、足太阴经脉 1.本经概述 本经1名两穴,左右对称,每侧21穴,左右两侧共计42穴。首穴隐白,末穴大包。 主要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缘以及胸腹部。 一、足太阴经脉 2.体表循行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胸(腹),首穴隐白,末穴大包。起于足大趾内侧末端(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第一跖骨基底粗隆部后方(公孙),上行于内踝前面。 再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经过了三经汇合点(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向上行膝关节内侧(阴陵泉、血海),再沿股内侧的前缘上行于腹部(正中线旁开4寸),经过了脐旁(大横),上行至胸部(正中线旁开6寸)至第2肋,折向下止于腋下第6肋间隙(大包)。 一、足太阴经脉 3.美容保健原理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营养的根本,而良好的营养又是健康、美容的前提。 脾主运化水湿,和体型的肥胖有关。 脾主肌肉,其华在唇,脾的运化直接关系到肌肉的丰满和弹性,口唇的丰润光泽。 一、足太阴经脉 4.美容保健应用 调理因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而造成的形神失养、消瘦、失眠、神疲倦怠、肌肉松弛、形体无力、皮肤干枯、面色不华、口唇色淡等。 调理脾不健运,痰湿内盛的肥胖,身体沉重,头目昏重不清,嗜睡,痰多等。 调理女性月经病、带下病。 本经1名双穴,左右对称,每侧21穴,起于隐白穴,止于大包穴。 二、足太阴经的腧穴 本经重点腧穴 三阴交(P110) 地机(P110) 阴陵泉(P111) 血海(P111) 大横(P113) 三阴交(SP6) 定位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 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安神志 应用 近治 远治:①脾胃病;②月经病;③前阴病 特殊:失眠,眩晕 操作 孕妇禁用 点按调理痛经 灸法可增强抵抗力,改善虚弱体质,延缓衰老 调理月经病的主穴 地机、阴陵泉 地机(SP8) 阴陵泉(SP9) 定位 功效 应用 操作 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共同:健脾除湿 调经止痛 共同:膝关节酸痛;腹痛、腹泻、水肿 共同:灸法、按摩 调理月经病的主穴 月经不调,痛经 血海(SP10) 定位 髌底内侧端上2寸 功效 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应用 月经病 皮肤病 操作 灸法、按摩、拨罐 大横(SP15) 定位 脐中旁开4寸 功效 调理肠腑,减肥瘦身 应用 腹痛、腹泻、便秘 腹部肥胖 第九节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一、足少阴经脉 1.本经概述 本经1名两穴,左右对称,每侧27穴,左右两侧共计54穴,首穴涌泉,末穴俞府。 主要分布于下肢内侧面后缘以及胸腹部。 一、足少阴经脉 2.体表循行 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腹),首穴涌泉,末穴俞府。起于足小趾,斜走足心的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至内踝后方的(太溪)。 上向小腿内侧面后缘经腓肠肌内侧至腘窝内侧,上行于大腿内侧面后缘。 上达腹部(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缘(俞府)。 一、足少阴经脉 3.美容保健原理和应用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本经既可用于养生保健,延缓衰老;也可调理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肾为一身阴阳根本,本经既可调理阴虚容貌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干枯,憔悴、早衰,失眠、内热等;也可用于阳虚而致的颜而致的颜面、肢体浮肿、畏寒等。 本经1名双穴,左右对称,每侧27穴,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 二、足少阴经的腧穴 本经重点腧穴 涌泉(P159) 太溪(P160) 涌泉(KI1) 定位 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 补肾宁心,开窍醒神 应用 强身保健要穴 头晕目眩 急救 太溪(KI3) 定位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 益肾纳气,通经活络 应用 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头痛目眩 失眠 第十三节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一、足厥阴经脉 1.本经概述 本经1名双穴,左右对称,每侧14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 主要分布于下肢内侧面以及胸腹部。 一、足厥阴经脉 2.体表循行 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腹),首穴大敦,末穴期门。起于足大趾末节外侧(大敦),向上沿着足背第1、2跖骨间(太冲)上行至内踝前。 沿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面中间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沿着大腿内侧中间,至阴部。 上行至小腹、侧腹11肋游离端(章门),止于第6肋间隙正中线旁4寸处。 一、足厥阴经脉 3.美容保健原理和应用 肝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顺畅。本经常用于调理气滞血瘀所致的面色晦暗,干燥无光泽,黄褐斑,情志抑郁等。 肝藏血,妇科月经病常可选用。 本经循行环绕阴部,和生殖内分泌系统有关,故而是女性美容基础。 足三阴经应用比较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太阴脾经 脾胃病 前阴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降钙素原抗体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pdf VIP
- 2013-2022同等学历申硕学位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题库1-10.docx VIP
- 内部培训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下载.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车载摄像头模块组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中国油田分布明细-含分布图.docx VIP
- 6.4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原理讲解).pdf VIP
- AIGC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