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家风与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 臧知非 一,当代社会面临的文化问题 1,当代文化建设问题: 传统文化断裂 现代文明缺位 理论和实践背离 2,路在何方: 立足现实,分析现实 发掘传统,分析传统 兼容并蓄,内外兼修 二,传统伦理的核心:孝于亲、忠于君 1,《论语》中的孝与忠 《论语》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阳货》)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为政》) “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为政》)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学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2,《孝经》思想举要: 《开宗明义章》:“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广扬名章》“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又说“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感应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古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比有尊也,言有父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山名,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圣治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三,家庭教育与家训、家风 1,颜之推:《颜氏家训》 2,司马光:《温公家范》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夫治家莫如礼。男女之别,礼之大节也,故治家者必以为先。” “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厢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不知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自于数十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于时岁之间奢靡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又怨其吝啬,无恩于我,而厉虐之也”。 3,司马光的《涑水家仪》——居家礼仪与家庭秩序 事父母舅姑:“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盂漱栉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父母、舅姑起,子供药物,妇供晨羞。供具毕,乃退,各从其事。将食,子、妇请所欲于家长,退,具而供之;尊长举箸,子、妇乃各退就食”。 “即夜,父母、舅姑将寝,则安置而退。居闲无事,则侍于父母舅姑之所。容貌必恭,执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扶卫之;不敢涕唾喧呼于父母、舅姑之侧。父母舅姑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 “凡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亲调尝药饵而供之。父母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宴游,舍置余事,专以迎医检方合药为务,疾已,复初。”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谨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反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若不许,苟于事无大害者,亦当屈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乎!” 治家以礼、尊卑有序: “冬至、朔望聚于堂上,丈夫处左西上,妇女处右东上,皆北向共为一列,各以长幼为序,共拜家长。毕,长兄立于门之左,长姐立于门之右,皆南向,诸弟妹以次拜,迄,各就列。 “丈夫西上,妇人东上,共受卑幼拜,受拜迄,先退。后辈立受拜于门东西如前辈之仪。若卑幼自远方至见尊长,遇尊长三人以上同处者,先共再拜,叙寒暄、问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