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

近百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百年。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衫,到五六十年代的工装,再到七八十年代的中山装,最后发展成现在的时尚着装,这些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服装,都将我们带入对历史的回味之中。“流行”的概念来自19世纪法国高级时装出现之时,而我国大众虽然近年来才对此有所理解和接受,其实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伴随我们度过了千百年悠久的岁月。 1949年以前 关键词:长袍马褂、旗袍、褂子 ??? 这个时期,中国乡村男子的着装通常是长袍马褂,妇女服装多为旗袍或者中式短装配长裙。城镇居民的服装表现为新旧交替、多样并存。基本穿短褂子。 ??? 而女子旗袍的穿着时间拉得比较长,它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装束,旗袍随之变短,到了30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40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而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了新的改革。应该说,旗袍是贯穿了半个世纪的服装,也把中国女性的柔美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 “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好衣服穿,也没地方做,没有缝纫机,都是自己在家拿蓝色黑色的土布剪出形状后用手缝起来的,所以裤子的裤腰很大,可以穿好多年。我们还自己种棉花,纺线后织布,拿来做冬天的棉袄。夏天的褂子就是对襟的那种,像现在的汗衫。” ??????? ———老姚,81岁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 关键词:中山装、列宁装、便衣、老粗布 ??? 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前苏联为模仿对象,前苏联服装也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于是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也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外国人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另外,中山装也被一些青年学生追捧,也有很多人开始穿上了军便服。穿上这类服装、留起短发,外观干练、飒爽英姿。另外,从前苏联过来的“布拉吉(连衣裙)”也十分流行。 ??? 当时,艰苦朴素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对奢华,以穿有补丁的衣服为荣耀,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着装风气。在许多家庭中,衣服成了“传家宝”,它经爷奶传给父母,再由父母传给子女,由于子女多,一件衣服又经常由长子再传次子,以此类推。 ??? “那个时代都是供给制的生活方式,每月发生活费,这个时候,有件大衣穿穿可是最好不过的。我爱人那时候还穿过‘布拉吉’,就像现在的花布连衣裙,当时很多人羡慕着呢。”???? ———王秋,79岁 ??? “印象中我父亲当时就有一件黑色的呢大衣,那些年老穿,可神气了。到了过年,穿旧了还要拿出来换一面翻翻新。” ??????????????? ———建邦,53岁 ??? “那时,放眼望去,金华整条街上的人都穿着蓝色、黑色、灰色的衣服,而且款式极其单调,就只有那几种。买布还要凭布票,哪像现在,想穿什么都可以买得到。” ???????????????????????????? ———结文,69岁 “文革”时期 关键词:军便服 ??? “文革”期间,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绿色的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主席像章,斜挎一个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解放鞋。除红卫兵外,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中相当一部分人也穿起了军便服。商店也开始出售草绿色上衣和裤子。这个时代,中国的服装走进了绿色的极端,军服成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时尚。但是,“文革”期间直至“文革”结束以后的70年代末,这两个时段的服饰并无太大的变化。 ??? “那时候,就羡慕隔壁小王的一身绿军装,天天磨着爸妈也能给我弄一套来。”? ———老兵,58岁 ??? “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标志。”———张张,53岁 上世纪70年代 关键词:黑蓝灰、的确良 ??? 上世纪70年代是着装不知所措的年代。在买布需要凭布票的这个年代,蓝色咔叽布套装是大部分中国人不约而同的着装,因为物美价廉,也因为除此以外别无选择。在70年代,中国服装被老外称作是灰蚂蚁蓝蚂蚁,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是何种职业,大家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千人一面,万人一体,个性不能被张扬,只能被打倒。不过,这个时候服装的面料产生了一些变化,从单色平纹布发展到格呢、花布和“的确良”等,还有细布或府绸。 ??? 也有一些年轻女性在那样的背景中,不动声色地在毫无个性的外套外面翻出一点小碎花的衣领,哪怕别人没有注意到,但自己的心是雀跃的。 ??? “那时候的深蓝色咔叽布套装就是主流时尚,还记得我有一套就是花了4元钱裁的。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要属工友围在脖子上的大红色纱巾了,全厂的人都羡慕她。”??????????????????? ———素清,52岁 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