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_2018新老版本对比分析报告.docVIP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_2018新老版本对比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 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 一、新标准与老规范的不同 1.名称改变 “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改为“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标准”。 规范.意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 或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如:规范管理、规范操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CO)一直致力于标准化概念的研究.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给“标准”的定义作出统一规定: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简单来讲.规范就是全文全是强制性的文字.而标准则是强制性的文字和非强制性的文字兼备。 2.发布部门改变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设部联合发布”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联合发布”。 3.章节改变 “11个章节”变为“7个章节”,缺少了“住宅、绿地、竖向、管线”等章节.添加了“居住环境”的章节;不再有“公共服务设施”章节.而有了“配套设施”的章节;另外.“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由章节变成附录.同时增添了引用标准名录。 表面看缺少了很多章节.实际上新标准的章节都有涉及.但是没有那么详细.有的只是提及参考的名称。新标准主要强调配套.小而全.就比如菜市场;弱化了道路;有共享街区的思维;新标准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为“人”创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 4.总则 1.0.1新标准更强调“科学使用”、“确保居民的生活条件”。 1.0.2新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可适用于“规划编制”.并非单调的“规划设计”体现了规划不应该只是规划的思维.规划是为了人们更好生活.不仅现在.包括未来。 1.0.3 提出遵循的建设方针.生活环境注重提出“宜居”字眼。 5. 术语 2.0.1 原规范居住区概念有泛指和特指.而新标准仅仅有泛指 2.0.2原规范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划分的“居住区、小区、组团”.新标准为“十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居住街坊”.人口规模、住宅套数有所变动 新标准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步行可达为基础.综合考虑居民分布、出行的范围.并兼顾主要配套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及运行规模.比如幼儿园服务半径不超过300m.对应五分钟生活圈; 新标准不再用以人口为依据.而是以时间为依据分级.但是也充分考虑到人口规模;新标准涉及到等时线.所以可以尽量避免圈子的交叉问题(针对于不同圈子的人所属圈子的重叠问题以及配套浪费的问题) 2.0.7 新标准“住宅用地概念”明确包括何种用地 2.0.8?新标准“公共绿地”概念不再是“集中绿地”.而是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绿地与广场绿地”.包括的范围也各不相同。 各级居住区中.三个生活圈的配建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居住街坊内的附属绿地则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的住宅用地.居住街坊附属绿地有中心绿地和宅间绿地; 新标准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各级生活圈配套建设的、向居民开放的绿地.即城市用地分类的绿地与广场用地(G).主要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等用地; 老规范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2.0.9 新标准增设“中心绿地概念” 居住街坊附属绿地有中心绿地和宅间绿地.中心绿地指各级生活圈及居住街坊内集中设置的、具有一定规模并能开展体育活动的绿地。 2.0.10新标准“配套设施概念”强调对应配套的为“生活服务设施”.并提出其种类。 2.0.11新标准增加概念“社区服务设施”。 2.0.12新标准增加概念“便民服务设施”。 2.0.13新标准关于“绿地率”的概念变化很大.原规范为“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新标准为“居住街坊附属绿地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新标准未提及“绿地不应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 2.0.14原规范停车率中的“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改成了“居民机动车停车位数量与住宅套数的比值”.范围变大.充分考虑人的诉求。 2.0.15新标准“地面停车率”考虑采用停车楼或机械式停车设施的情况。 6. 基本规定 3.0.1 新标准“居住区规划建设符合的要求”可和原来规范总则中“居住区的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比: 新标准提出遵循“节约土地”、“综合管理”的原则; 新增“应采用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方式.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与自然净化”; 提到“应符合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建筑群体、园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