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阿司匹林的科学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阿司匹林在急性卒中领域的循征医学证据主要包括两大研究,即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国际卒中研究(IST)和Chinese Acute Stroke Trial-中国急性卒中研究(CAST)。 这两项研究均以发病48小时内的急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阿司匹林或安慰剂治疗,同时联用或不联用肝素抗凝治疗。 * * IST和CAST共4万例受试者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显著降低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率及卒中复发率,而出血性卒中与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奠定了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的循证医学基础。 * * AHA/AS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指南中的推荐为: 1.缺血性卒中发病应该尽早使用阿司匹林,“48小时”来源于目前的2个试验IST和CAST在试验设计时均为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阿司匹林。 2.溶栓24小时后尽早使用阿司匹林:目前无证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溶栓24小时内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增加出血并发症,其来源于NIH等多个缺血性卒中溶栓临床试验设计时有此时间规定。而在心内科溶栓时并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 3.阿司匹林是目前在卒中急性期唯一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他药物如阿昔单抗、氯吡格雷等目前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尚无循证证据,因此欧美指南均未推荐卒中急性期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ASA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 * 前面阐述了AHA指南关于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和适应症的推荐,那么临床医生应该如何规范使用阿司匹林呢?下面讲一下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的几个关键问题。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规范阿司匹林的剂量 2.规范阿司匹林的疗程 3.规范阿司匹林的剂型 * * 两项研究(北京和广西地区)显示:门诊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有60%以上阿司匹林剂量过低,25-74mg/日。说明仍然有很多医生不了解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75-150mg/d。 * * 1.AHA指南推荐在所有患者均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即75-160mg/d。其循证医学证据为ATC荟萃分析(详见前述):75-150mg/天疗效最佳,剂量小于75 mg/d疗效不确定,剂量增加疗效增加不明显,但不良反应增加。 2.在急性期为了迅速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需要150-300mg负荷剂量,肠溶片需要嚼服以利迅速吸收。 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剂量:100-300mg/d,2-4周;随后100mg/d(75-150mg/d)长期应用。 * * AHA指南推荐应该使用肠溶阿司匹林,以降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拜阿司匹灵是精确肠溶的阿司匹林,是阿司匹林的最佳剂型。 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机理有二:1、乙酰水杨酸直接和胃粘膜接触导致胃粘膜损伤。2、乙酰水杨酸影响胃粘膜细胞前列腺素代谢,进而影响胃粘膜血供、黏液和碳酸氢盐合成。 肠溶剂型可以避免乙酰水杨酸直接和胃粘膜接触导致胃粘膜损伤。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指出:国产肠溶片在酸性环境中的溶出度只要小于标示量的10%即可。因此市售阿司匹林仿制品尽管是肠溶剂型,但是在胃内可能有不同程度溶解,从而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患者耐受性下降。 拜阿司匹灵肠溶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由于采用了最优的包衣技术,其酸性环境下的溶出度为0,完全避免药物与胃粘膜直接接触导致的不良反应,保证精确肠溶。 * * 研究的另一项结果证实:拜阿司匹灵与其他市售阿司匹林间的溶出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小肠上段的排空需25分钟(食物在小肠内停留3-8小时)。所以要保证ASA的疗效及避免不良反应(防止ASA过快释放导致PG失衡),应控制释放时间在25分钟左右。所有ASA产品中,只有拜阿司匹灵具备这一条件,即在胃内不溶解,在小肠上段缓慢释放。研究再次证明了拜阿司匹灵的“精确”肠溶。 * * 水为介质是为保证ASA的吸收,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佳包衣剂型介质.但以水为介质须设备及工艺要求严格,如温度湿度控制等 * * 拜阿司匹灵上市后监测研究证实,其安全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本测试研究在1995年-1998年间评估了拜阿司匹灵100mg肠溶片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长期疗效和耐受性。其中大多数患者因不耐受其他ASA转而改服拜阿司匹灵100mg治疗。改用拜阿司匹灵后,两年内的顺应性达到84.3%,终止治疗率仅16%。 从临床角度证实拜阿司匹灵良好的耐受性。 研究 样本量 阿司匹林剂量过低的患者比例(%) 研究1 100 65% 研究2 240 63% 杨靖等,中国医药导刊2005;7(2):116-119 张涓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7):412-415 我国门诊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超过60%剂量不足, 仅25--74mg/日 阿司匹林使用剂

文档评论(0)

luobin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