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书分类号:TP391.4 U.D.C.: 681.39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局部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硕士 研究生: 孟昕 导 师: 高文教授 申 请 学 位: 工学硕士 学 科 、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所 在 单 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答 辩 日 期: 2006 年 6 月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TP391.4 U.D.C.: 681.39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LOCAL PATTERN FOR FACE RECOGNITION Candidate: Supervisor: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Specialty: Affiliation: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University:  Meng Xin Prof. Gao Wen Master of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e, 2006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人脸识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人脸识别 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有算法的性能尚不能满足各种应用的实际需 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人脸识别问题的核心是人脸建模问题,而近年来,基 于人类视觉感知机理的产生式模型在视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基于 局部建模的方法更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在分析现有的产生式方法的基础 上,对基于局部建模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 (1) 提出了一种基于稠密局部匹配(Densely Local Matching,简写为 DLM)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稠密重采样,得到 反映不同局部区域特征的子图像,并最终通过融合局部子图像匹配结果来得 到最终的图像匹配相似度。本文对不同的图像分块策略(稠密和稀疏、分块 大小等)以及融合策略(全部融合和部分融合)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表明融合部分稠密采样的局部匹配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性能。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视觉基元( Local Visual Primitives,简写为 LVP)的产生式模型,并用于人脸重建和识别中。该方法通过对密集采样的 局部图像模式进行聚类来获得能够反映人脸局部变化模式的视觉基元,这些 基元在视觉效果上与图像微视觉结构非常吻合,可以用于组合高层的语义特 征(如眼睛,鼻子,嘴等),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数百个LVPs就可以很好的重 建高维灰度人脸图像(原始维数为56x63)。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LVP的 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图像的LVP索引建立空间直方图模型,并采用 直方图交计算相似度来实现人脸识别。在 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 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上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即使采用较为简单的分类识别策略,基于局部 模型的方法仍能取得良好的识别性能。我们相信通过将局部模型与性能更优 的判别分析技术、统计学习方法结合,有望取得更好的识别性能。 关键词  人脸识别;产生式模型;局部视觉基元;局部匹配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Face recognition possesses crucial theoretical value as well 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ough the techniques of face recognition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cannot meet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some sense, the face-modeling problem lies in the key point of the problem of face re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generative models based on human visual mechanism, especially the local modeling method, have obt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domain of vision. Based on the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