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讲 社会主义基本的制度的确立.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讲 社会主义基本的制度的确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的确立;主要内容;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新民主主义社会 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主要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建国头三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在土地革命任务基本完成以后,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应的三个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过渡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两种因素不断地碰撞、冲突和较量,其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不断被削弱、被限制。最终,在条件具备时,新民主主义将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条件; 政治保障 物质基础 实践经验 国际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地建立的民主政权的 基础上,建立了全国范围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权。 ;;;;;;;; 1951年8月,毛泽东在罗瑞卿《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报告》上的批示;;;;;;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广大农民拥护 土地改革;;;;刘青山;;1950年第一期营业税纳税后抽样调查,天津1807家纳税户中,偷漏税的占82%。上海351家纳税户中,偷漏税的占99%。;;三反五反运动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