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智能微系统设计/》课程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北京理工大学
实验一、环境参数测量实验
1. 实验项目
①测试环境温湿度;
②测量环境气压;
③测试人体表面温湿度(选做)。
2. 实验方法
1)实验准备
①连接PC机与智能系统实验平台;
②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OLED屏显示开机界面;
2)单次测量
①拨开关S1和S2至断开.系统进入单次检测浮点输入状态;
②按键Key3.完成一次环境参数单次测量.记录OLED显示屏上的浮点数据;
③拨开关S2至连接状态.S1保持断开.系统进入单次检测码值输出状态;
④按Key3.完成一次环境参数单次测量.记录OLED显示屏上的码值数据;
⑤将码值数据根据关系进行换算.将计算结果与②中的浮点数据进行对比;
3)连续测量
①启动软件. 选com1.设置9600.软件显示正常;
②拨S1至连接.系统进入连续测量状态;
③按键Key3,启动连续检测;
④观察温湿度和压力曲线.截取数据曲线显示界面;
⑤拨开关S1至断开.停止检测。
4)体表温湿度测量
①启动软件.选com1.设置通讯速度为9600,;
②拨开关S1至连接;
③按键Key3.启动连续检测;
④放手指置于传感器表面.截取数据曲线显示界面;
⑤拨开关S1至断开.停止连续检测。
3.1单次检测
测试内容
温度
湿度
气压
NO1
NO2
NO3
NO1
NO2
NO3
NO1
NO2
NO3
测量数据
30.53
30.71
30.69
34.47
37.22
34.51
106.90
106.87
106.91
测量码值
27/88
27/87
27/105
3/183
3/206
3/221
----
----
----
转换数值
30.6
30.59
30.77
34.52
35.45
36.05
----
----
----
3.1.1单次检测实验结果结果分析:
由表格易看出,经过码值计算得到的温湿度数据与实际测量的温湿度数据结果虽有误差,但结果相近.
3.1.2实验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该传感器较准确有效的测出实际环境温度湿度.
3.2连续检测曲线图
(粘贴实验截图)
体表温湿图曲线图
(粘贴实验截图)
3.2.1连续检测实验结果分析
由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温度和湿度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湿度有小幅度波动.体表温度和湿度呈缓慢上升趋势.
3.4 实验结论
由环境连续检测图像可得环境温度变化比湿度变化缓慢.
由体表连续检测图像可得该传感器对外界温度的感知较为缓慢,对外界湿度的突变较为敏感.
注:各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2磅。实验二、运动参数测量实验
实验项目
①基于重力加速度的姿态倾角检测;
②*挥臂检测/记步检测(选做)
实验方法
实验准备
将智能系统实验平台通过USB连接至PC机;
接通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OLED显示屏显示开机界面;
基于重力加速度的姿态倾角检测
转动智能系统实验平台.观察并记录实验平台处于6个稳态状态下的三轴加速度数据。
将智能系统实验平台一侧抬高并形成稳定角度.使用量角器测量该角度;
观察并记录实验平台处于该倾角状态下的三轴加速度数据。
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实验平台的倾角.并将计算结果与测量值进行对比。
挥臂检测/记步检测
启动环境参数测量软件.选择串口com1.将通讯速度设置为9600.软件显示“串口连接正常”。
将拨码开关4设置为连接状态.开启连续测量功能;
手持实验平台模拟行走摆臂动作.并记录摆臂次数;
观测三轴加速度测量曲线.并截取曲线界面;
统计曲线中产生的波动数量.并与摆臂次数进行对比.建立数学关系模型;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验证数学模型。
3. 实验结果记录
基于重力加速度的姿态倾角检测;
测试内容
加速度
加速度
加速度
X轴
Y轴
Z轴
X轴
Y轴
Z轴
X轴
Y轴
Z轴
测量数据
0.0004
-0.0039
1.0585
-0.1171
0.0000
-0.9473
-0.0009
0.9995
0.0507
测试内容
加速度
加速度
加速度
X轴
Y轴
Z轴
X轴
Y轴
Z轴
X轴
Y轴
Z轴
测量数据
-0.0097
-0.9985
0.0507
-1.0092
0.0000
0.0717
1.0000
-0.0117
0.0439
测试内容
加速度
倾角
加速度
倾角
X轴
Y轴
Z轴
X轴
Y轴
Z轴
测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宿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GBT 35694-2017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pdf
- DB41T 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pdf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胃肠道肿瘤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pdf VIP
- 《道路深层病害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规范》DB41 T2525-2023.doc VIP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pdf
- 2021届广东省华师附属高级中学(广州总校)三下学期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