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3 \h \z \u 1 编制依 1
2 材料的力学性能 1
3 侧墙模板支架检算 1
3.1 侧墙模板体系构造设置 1
3.2 侧墙模板体系验算 3
3.2.1 设计荷载 3
3.2.2 150cm×150cm钢模板 5
3.2.3 6m高钢模板支架 8
4 顶(中)板支架检算 13
4.1 顶(中)板模板体系构造设置 13
4.2 顶板模板体系计算 15
4.2.1 设计荷载 15
4.2.2 顶板模板验算 16
4.2.3 次楞验算 17
4.2.4 主楞验算 17
4.2.5 支架验算 18
5 立柱模板支架检算 19
5.1 柱混凝土侧压力 20
5.2 柱模板验算 20
5.2.1 P1015柱组合钢模板验算 21
5.2.2 P2015柱组合钢模板验算 21
5.2.3 P3015柱组合钢模板验算 22
5.2.4柱钢楞验算 23
5.2.5 柱拉杆验算 24
6 梁模板支撑系统计算 25
6.1 顶板纵梁侧模板验算 26
6.1.1 顶板纵梁侧混凝土侧压力 26
6.1.2 顶板纵梁侧模竹胶板验算 27
6.1.3 顶板纵梁侧模板次楞木验算 27
6.1.4 顶板纵梁侧模板主楞验算 28
6.1.5 顶板纵梁侧模板穿梁螺栓的计算 29
6.2 顶板纵梁底模板验算 29
6.2.1 顶板纵梁设计荷载 29
6.2.2 顶板纵梁底板模竹胶板验算 29
6.2.3 顶板纵梁底次楞木验算 30
6.2.4 顶板纵梁底主楞木验算 31
6.2.5 顶板横梁底支架验算 32
老关村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体系验算书
1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 材料的力学性能
所用方木为落叶松,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附录二——附表2-48得出所需材料的力学性能如下:
方木:弹性模量E=10×103Mpa、顺纹抗剪强度f=1.5Mpa、顺纹抗弯强度[σ]=15Mpa;
普通竹胶板:弹性模量E=9.9×103Mpa、顺纹抗剪强度f=1.6 Mpa、抗弯强度 [σ]=15Mpa;
钢材:弹性模量E=206×103Mpa、抗剪强度f=120 Mpa、抗弯强度 [σ]=205Mpa。
3 侧墙模板支架检算
3.1 侧墙模板体系构造设置
侧墙模板单侧支架模板支撑系统,主要是由单侧支架、模板、埋件系统及连接件等一些重要部件组成。单侧支架通过一个45度的高强受力螺栓,一端与预埋入混凝土的地脚螺栓连接,另一端斜拉住单侧模板支架。
6m高度钢模板支架的里层采用150cm×150cm大模板拼装4层,组成6m高度,模板上固定2*[10压杆、间距900mm+600mm,压杆外再固定5.7m高度的三角形支架,最大布置间距750mm。
三角形支架的主要组成构件:靠近模板侧为2*[14a、最外侧为2*[10、水平支撑(或斜撑)采用2*[10或[10,为适应不同高度挡墙的施工,采用1.5m高+4.2m高组合结构;各三角形支架的多处采用各三角形支架之间采用Φ48mm钢管做联系杆,从扫地杆开始向上每隔90cm设置Φ48mm钢管与[14a固定;钢模板底部预埋Φ32螺杆,深入底板小于35d,间距与支架间距相同;支架端头处沿车站纵向预埋Φ50PVC管,间距50cm,深入底板30cm,立模时将Φ48钢管插入底板预留孔内,并在钢管后侧设置18#槽钢,钢管与槽钢焊接;钢模上口通过Φ16拉杆与侧墙外侧主筋连接在一起,模板间接缝用止浆条(贴双面胶)止浆。
模板支撑系统事先进行受力检算,确保支撑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侧墙模板支撑体系详见下图3.1、3.2:
图3.1 侧墙模板示意图
SKIPIF 1 0
图3.2 车站标准段侧墙模板支撑示意图
3.2 侧墙模板体系验算
3.2.1 设计荷载
(1)水平荷载统计
根据路桥混凝土的施工条件计算混凝土侧压力如下:
① 新混凝土对模板的水平侧压力标准值
按照《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附录B,模板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B.0.2规定,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式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章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及误差分析.doc
- 第5章弹性静力学小位移变形理论的变分原理16K.doc
- 第5章使用附加特征.doc
- 第6章岩石边坡工程.doc
- 第7章梁的弯曲变形与刚度.doc
- 第11章钣金特征建模.doc
- 第13章城市对外交通=KK.doc
- 第八章边界条件.doc
- 第八章流体识别.doc
- 第二章多项式插值.doc
- 2025及未来5年香草洗发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光纤有线电视设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10年动物卡通磁铁项目投资价值市场数据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蓝光传感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计算机操作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5卷).docx
- 2025及未来5年燃气六头炉连下身电焗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桥式保护电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尼龙油画笔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猪光面猎装女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喜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