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作 业 指 导 书
编 号:土—01—05
工程名称: 华电六安发电厂(2×135MW)工程
作业项目名称:厂外补给水管道工程—顶管施工(补充措施)
编制单位: 电建一公司六安电厂项目部建筑科
批 准:叶雄师
安保科:方承吉
质量科:杜文学
工程科:朱家直
审 核:陈传龙
编 制:刘大成
时间:2004.12.04
时间:2004.12.04
时间:2004.12.04
时间:2004.12.04
时间:2004.12.02
时间:2004.12.02
出版日期
2004.12.04
版 次
第一版
PAGE 2
目 录
TOC \o 1-3 \h \z 1 作业任务 1
1.1工程概况 1
1.2施工范围 1
1.3主要工程量 1
1.4工期要求 1
2 编写依据 1
3 作业准备和条件 1
3.1 人员配备 1
3.2 机械、工具配备 2
3.3材料要求 2
3.4力能供应 2
3.5施工场地布置 2
4 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2
4.1总体作业方案 2
4.2定位放线 3
4.3工作坑的设计 4
4.4后座顶进装置及井下辅助设施 4
4.5设备安装、调试 5
4.6顶进 5
5 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7
6 技术记录要求 7
6.1施工记录目录 7
6.2主要验评表格: 7
7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措施和文明施工 7
8 有关计算及其分析 10
厂外补给水管道工程顶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PAGE 10
1 作业任务
1.1工程概况
华电六安发电厂2×135MW一期厂外补给水管道工程,起于电厂西大门止于补给水淠河取水口,途径经过潘岗村、李仓村、六霍公路、宝峰寺村,平面长度4.7km。本次施工主要是厂外补给水管道过六霍公路段顶管施工。
1.2施工范围
本工程位于六霍路上,穿越六霍路(X1=2749.44,Y1=47759.88—X2=2731.44,X2=47777.88)长度18m。具体位置见《厂外补给水平面布置图》、《过六--霍公路段施工图》。管中心高度59.00m(路面平均高度61.7m),管顶距离路面平均高差
1.3主要工程量
不破路穿越六霍路施工一根长度20m的F型DN1000mm混凝土顶管专用套管,开挖顶管工作坑1个,开挖大型接受坑兼下管坑1个,顶进混凝土管20m,铺设供水管
1.4工期要求
计划工期20天。
编写依据
2.1《施工项目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QC/GC-09
2.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2.3《厂外补给水管道土建施工图》34-F0901S-S5305
2.4《厂外补给水管道安装图》34-F0901S-S0305
2.5《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缩印本(第二版)
作业准备和条件
3.1 人员配备
人力资源配备 表1
负责人
技术员
测量人员
材料员
安全员
现场负责
杨建徽
刘大成
徐 霖
李启才
陈建良
蒋荣星
王华军赵士本
王华军 胡伟
质检员
施工员
电工
普工
操作工
钱成斌 杜文学
胡伟、陈曙光、耿天成
魏克军
张良山
8人
8人
以上各特殊工种人员均持证上岗。
3.2 机械、工具配备
机械、工器具配备一览表 表2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顶管机
400T
套
1
2
经纬仪
台
1
3
水准仪
Js-2
台
1
4
焊机
BW-200
台
1
5
劳动车
普通
部
3
3.3材料要求
套管采用F型D1000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套管,管厚200mm。混凝土管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
3.4力能供应
检查施工用水、电设备的完好性,电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现场照明和机械工器具等施工用电设备的安全性。取水从淠河抽取。管坑开挖及顶进过程中,必须保证排水系统畅通,防止地表水留入管坑。
3.5施工场地布置
现场材料按顺序整齐的堆放在公路的一侧。四周插入钢管且拉上红白布条并安排专人巡视,防止管道遭到意外破坏。顶管施工过程中挖出的土要丢在工作坑的另一侧,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米,离坑边大于0.8米远,且不得超出征地线外。整体布局应合理、整洁、有序。
作业方法及工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