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质量缺陷整治施工工艺研究.doc

隧道二衬质量缺陷整治施工工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隧道二衬质量缺陷整治施工工艺研究 隧道二衬质量缺陷整治施工工艺研究   摘要:二衬背后脱空是国内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质量缺陷,应采用注浆法进行整治,本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这种施工工艺。   关键词:隧道缺陷 整治工艺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隧道二衬背后脱空、不密实质量缺陷在国内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发现此类质量缺陷后应及时采用注浆法进行整治,避免在今后使用中产生不安全因素。   一、原因分析。   前期隧道洞身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过程控制管理不严格,施工方法不当,二衬主体结构产生质量缺陷,缺陷类型主要为二衬背后脱空、不密实。   对二衬混凝土无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缺陷部位多发生于拱顶及拱腰,主要与防水板悬挂及封顶混凝土施工工艺有关。二衬封顶施工中由于混凝土重力作用,拱顶混凝土会与防水板产生局部离空,其次防水板悬挂时未能与初支密贴背后产生脱空。   二、整治施工工艺。   设计时,应在拱顶预留注浆孔以便后续注浆。施工时,在隧道二衬脱空处钻眼埋设直径42mm注浆管,注浆管不可穿透防水板,对二衬背后脱空的部位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进行注浆,通过控制注浆压力及压浆量达到脱空部位填充密实的效果;使隧道施工达到设计要求,从而消除今后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   2.1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所示)                                                                           图1 注浆工艺施工流程图   2.2施工方法   ⑴施工作业平台   施工作业平台采用拼装式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底座带有轮式走行系统和自锁系统,脚手架每节搭设高度2m,并挂设人行上下梯步,梯步步距高度不得大于30cm,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梯步采用挂钩式梯步,同时梯步设置高度不得小于1.0m扶手,顶部工作平台满铺5cm厚的木板,木板采用绑丝绑扎牢固,严禁出现探头板,顶部工作平台四周设置高度不小于1.0米的围栏,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⑵钻孔及安设注浆管   利用搭设好的作业平台,首先对检测处空洞或不密实处采用红油漆进行标识。   ①拱顶脱空采用既有预留注浆孔进行注浆,没有预留注浆孔参照拱腰处理办法;   ②拱腰处要求钻设不得小于2个有效孔,1个在空洞较高处,作为排浆孔和观察孔,1个在较低处,作为注浆孔;   ③采用钻杆钻孔,根据地质雷达扫描厚度待钻将至防水板层时,换长钻杆继续施钻,直至钻通二衬厚度,在钻设的过程中注意严禁将防水板钻通、钻破,并根据钻孔检查防水板靠二衬净空处的脱空厚度及防水板背后是否有脱空。   ⑶注浆   ①脱空处注浆:注浆材料要求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选用的注浆泵、管接头、闸门控制系统等设备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尽可能减少浆液收缩,接头牢固可靠。根据以往隧道脱空注浆经验,脱空注浆浆液采用水泥砂浆与水泥净浆相结合的方式,浆液配合比根据试验室出具的配比进行施工,注浆浆液采用搅拌机二次搅拌,确保搅拌质量,注浆机压力控制在0.5MPa左右,直至排气孔排出均匀浆液,要求注浆孔和排浆孔均应设置浆液阀,出浆孔应设浆液回浆管,回流浆液流入搅拌料储料桶。当排浆孔无空气流出时,关闭出浆孔阀门稳压慢慢注3min即可停止注浆,待终凝后将钢管采用砂轮机割掉,进行防锈处理。   浆液达到设计终压或浆量后即可停止注浆,将注浆孔封填密实。   ②不密实地段注浆:不密实地段注浆流动性必须要好,注浆浆液采用1:1:0.01(水泥:水:灌浆剂),注浆浆液采用搅拌机二次搅拌,确保搅拌质量,注浆机压力控制在1.0MPa。并注意观察扩散半径,根据扩散半径不断调整注浆配合比、注浆压力和钻孔间距,确保浆液效果。注浆施工时应从下到上逐个进行。   2.3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⑴钻孔过程中,注意钻孔深度,避免损伤防水板,破坏防水效果;   ⑵注浆过程中,控制好注浆压力,如压力突变立即停止施工;   ⑶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⑷注浆过程中,设专人对脱空范围内的结构进行观察和量测,严格控制注浆量及注浆压力。   结束语: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应用,效果比较好。通过对隧道二衬后注浆,填补了二衬后脱空、不密实,增强了二衬的厚度、强度,使围岩二衬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受力能力,达到了使用要求,保证了运营安全。以上是一点工作经验体会,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孙维国,男,工程师。 ------------最新【精品】范文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