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肆、結果與討論 在支流T1測試不同的組合的防砂壩: (a)5個防砂壩,每個3m (b)10個防砂壩,每個3m (c)在2300 m的單一15m高防砂壩 結果表示,最大流量和總沉積量以不同規模顯著降低。因此為了最佳控制系統,有必要試驗最有效的防洪壩組合。 (本例為任意於潛在區選擇一個地點,並且依據地點調整高度) 肆、結果與討論 以相同方法計算 T2的任意組合,在無防砂壩的情況下,於沖積扇頭沉積量為47000 m3,比防砂壩的預估控制量53000m3少,因此土石流可以被充分控制。(T3亦同) 肆、結果與討論 在大部分情況下,計算值與估計值一致。少部分情形會有有不一致的現象,特別是防砂壩之落點位在較陡處。因此建議防砂壩若位於較陡處,則應提高潛在存貯容量(20%)之估計值。 除上述外,造成估計值和計算值差異之原因,還有土石流流入的平均含砂量之預估,以及縮短模擬之所需時間以便於計算。 根據潛在存貯量的分析,即使缺乏複雜的數值模擬,其結果仍可應用在防砂壩控制功能之工程領域上。 為了評估土石流是否可由現有的防砂壩系統控制,了解系統潛在的存貯量是必要的,而存貯量可由原始坡度及預計沉砂量估得。 雖然可藉調查底床坡度及不穩定堆積層之潛在沖蝕深度,以得知潛在存貯量及土石流之含砂量,但仍必須施行經常性監測以便於評估及控制。 伍、結論 土石流不能完全地防止,但建造防砂壩可以降低衝擊。防 砂壩的數量、大小和地點取決於自然、經濟和環境等因素。 規劃防砂壩時應參考理論分析及實際經驗。例如,本篇以各 種不同的組合探討其對水位歷線、最大流量、沉積容量等之 影響。 結果表示,若於事件前建造防砂壩,則當時的土石流不會這 麼嚴重。且發現有效控制土石流,不僅要增加防洪壩的數量 和大小,更要選擇適當的地點。 參考文獻 ●Armamini A, Larcher M. 2001. Rational criterion for designing opening of slit-check dam. Hydraulic Engineering 127(2): 94–104. ● Barbolini M, Gruber U, Keylock CJ, Naaim N, Savi F. 2000. Applicationof statistical and hydraulic-continuum dense-snow avalanche models to 5 real European sites.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1:133–149. ● Brufau P, Garcia-Navarro P, Ghilardi P, Natale L, Savi F. 2000. 1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debris flow. Hydraulic Research 38(6): 435–446. ● Busnelli MM, Stelling GS, Larcher M. 2001. Numerical morphological modeling of open-check dams. Hydraulic Engineering 127(2): 94–104. ● Denatale JS, Fiegel G, Iverson RM, Major JJ, LaHusen RG, Duffy JD, ● Fisher GD. 1997. Response of flexible wire rope barriers to debris-flow loading. In Proceedings of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bris-flow ● Hazards Mitigation, Chen CL (ed). ASCE: NewYork; 616–625. ● Egashira S, Honda N. 1998. Debris-flow control with sabo dams. In 10th Congress of the Asian and Pacific Di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aulic Research 2: 180–187. ● Egashira S, Miyamoto K, Ito T. 1997.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debrisflow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In Proceedings of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度村镇(社区)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企业员工入职登记表.pdf VIP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docx
- 机电安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docx VIP
- 压缩空气储能.pptx VIP
- 曹冲称象的故事(1)(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絮语文】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讲评课件.pptx
- 中职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第8课 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教案 .pdf VIP
- T/CI 218-2023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选点规划技术规程.pdf
- 2025年党建工作汇报总结及新年党建计划思路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