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说出推动区域城市化的根本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我国某城市不同城市功能分区气温变化图”,回答以下问题 。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乙丙丁最有可能代表的功能区。 (商业区、乡村、绿化区) 2、分析乙地气温高,出现“热岛效应”原因。 3、若仅考虑气温因素,判断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 4、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四地中最合适布局的是 。 西北风和东南风 丁处 说出三地降水累积线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1)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促使空气对流上升; (2)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 (3)城市增加了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长等。 城市化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体垃圾污染;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 城市 问题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通事故频繁;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车场紧张 城市 问题 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城市 问题 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 交通 住宅 社会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②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③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④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013年盐城模拟)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晴天日平均值约1.7 ℃,最大值约3.7 ℃ B.阴天日平均值约0.9 ℃,最大值约2.4 ℃ C.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14.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 其依据是(  )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A  B 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各国要倡导“健康城市”,即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一个城市整体。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②城市人口的素质低下 ③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④城市管理不善和绿地面积减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各城市的做法有悖“健康城市”的有 (  ) A.上海提出保护苏州河,使用环保购物袋,建设城市 绿地 B.北京实行“公交优先”,市区禁鸣喇叭 C.巴西迁都巴西利亚,巴基斯坦迁都伊斯兰堡 D.海口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A D (2014江苏·28)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8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19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表2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2014江苏·28(1(2014江苏·28(2))(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 、 ▲ 、 ▲ 、(填写序号)(3分)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①;⑤;⑥ (2014江苏·28(3))(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 (5分) 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 (2014江苏·28(4))(4)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