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惊弓之鸟》教案 金沙小学 王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理解成语“惊弓之鸟”的本义和引申义,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射箭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 训练因果句式“因为……所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惊弓之鸟”、“射箭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区别两个不同的“惊”在文中的意思。  2. 训练因果句式“因为……所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平时你们在家都会翻看报纸吧,王老师也一样,这不,今天早上,我在《大雁报》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PPT大雁报) 2、师读报上内容,(PPT出示新闻报道):本报讯昨日一大雁飞经魏国,魏国著名射箭能手更羸,竟不用箭就将一只大雁活活“射”死。据目击者讲,当时,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大雁就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由此看来,更羸是具有魔法之更羸是具有魔法之仙人,而非人类。 师:孩子们,相信你们都知道对于新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真实。以你的经验判断,这则新闻真实吗?(抽生回答) 3、出示课题,齐读 其实,刚才咱们读的新闻改编于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师:从字面理解“惊”就是——害怕,人们一般是因为心里恐惧而感到害怕,所以“惊”字左边一个竖心旁。“弓”就是——弓箭,(课件出示弓的图画以及解释)这是中国古代以弓发射的具有锋刃的一种远射兵器。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 。明白了吗? “惊弓之鸟”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这只被弓箭吓怕了鸟儿究竟有着怎样的遭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惊弓之鸟》) 二、观看《惊弓之鸟》视频,初步感知成语内容。 师:看来这个成语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三、初读课文 师:大家很有见解,看来这篇成语故事的确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学习这篇成语故事。 师:学文之前我们一起来扫清本课的字词障碍——词语闯关。 1、师——第一关,生——我会读。(开火车读词语) 2、师——第二关,生——我会写。(听写生词。同桌交换,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词语:(我会读)更羸??? 射箭?? 打猎?? 疑惑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拉弦 (我会写)射箭 郊外 慢慢 指着 翅膀 悲惨 四、精读课文。 1、师:字词难关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闯关成功!现在让我们一起轻松地阅读课文吧!(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读课文咱们知道了更羸不是普通人,而是(读) (课件出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引导:什么样的人能称为“能手”?:既然是射箭能手,这说明了更羸的射箭技术(生回答:特别高明)射箭经验(生回答:特别丰富)因此才称更羸是射箭(生回答:能手)那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生回答: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2、箭法如此了得的更羸此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读: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看PPT,再指导读边飞边鸣) 3、更羸指着大雁语出惊人。(读) (课件出示句子: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指导朗读:更羸说这话时一定是?信心百倍,胸有成竹略带得意语气。指名读) 4、师:更羸呀更羸你不用箭,竟然要“射”大雁?(板书: “射”)学生质疑。 5、更羸的聪明、才智、魄力全部展现在他与魏王的对话中,这就是所谓的言为心声。 6、小组合作学习更羸和魏王的对话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小组成员合作读2——8段。(齐读) 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注意读好提示语。(交流 情感朗读) 小组汇报: 分小组展示朗读对话。 抽读提示语中的关键词语:“疑惑、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抽读句子。 7、师生互动,合作朗读对话。体会魏王的惊讶,反衬更羸本事大。 (1)师:刚才听各小组的同学读得那么认真,老师也想跟大家合作读。(师——更羸,生——魏王) (2)如果请你用标点符号来代表魏王当时的心情,你想选择什么符号?说说你的想法。(多选。) “?”代表着(将信将疑、半信半疑、怀疑)读句子。 “!”代表着(吃惊、惊讶、觉得不可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