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集团节能减排大赛报告整理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水型农田灌排设施调查报告 一、导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是重中之重,我国坚持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农村基础设施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然而,一个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即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完善的高水平的农田水利灌排设施将会对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提高了对农田水利灌排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仅2006—2009年已落实的中央水利投资已达1762亿元(不含南水北调工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农田水利灌排设施建设中仍存在着重大缺憾。一方面,粗放型的灌溉措施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区域间、季节间的分配不平衡,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造成严重损害,特别是2010年末的北方大??,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展绿色、节约、环保的高效农业生产灌溉措施刻不容缓。我们团队所进行的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便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通过对团队成员所在家乡地区农业灌排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于农业用水这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探究其深层原因,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并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和总结,能够为建设节水型农田灌排设施尽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点应有的责任。 二、方法 此次调研,我们的团队成员分成两组,分赴赴江苏、河南两省。综合采用了实地考察,村庄走访,乡村干部询问,举行座谈会等调研方法,获得了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现状的客观了解和认识,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研究,我们提出了关于完善农田水利灌排设施发展和改进的一些建议。 三、我国农田水利灌排设施的建设现状 3.1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发展和成果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古已有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漳水渠、郑国渠到盛唐时期的完善的政府农田水利政府机构的建立,使古代中国成为农业文明的渊薮和翘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对农业的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成立了专门的黄河管理委员会,1949年——1976年全国建成大型水库302座,中型水库2110座,小型水库82000多座,总库容4000亿立方。国家持续稳定的农田水利投入,保证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稳定。虽然近些年我国农田水利灌排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果,但同时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河南又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我们就以实际调查的情况来表现两省的农田水利发展状况,以期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作为我们调研方向的指导和总结。 3.2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2.1区域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农业自身条件不同,造成了区域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并且呈现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的漯河市,根据2008年数据显示,其有效灌溉面积为147.31千公顷,并且全为机电灌溉;旱涝保收面积有124.46千公顷,拥有机电井48843眼,当年实灌面积有103.76千公顷。而与漯河市相邻的驻马店市的有效灌溉面积有518.24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有441.96千公顷,而旱涝保收面积却只有450千公顷,拥有机电井29427眼。表面上看驻马店市的数据似乎更喜人,但是通过认真比较就会发现漯河市的农田水利资源更为丰富,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一些,农业在驻马店市的重要程度远比漯河市高,但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却远逊于漯河,从这一小处着眼就可发现区域间水利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 另就大的区域方位上看,以河南和江苏为例,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平衡似乎更为明显。由于两省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侧重点不同,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能力也差距甚大。河南省在2011年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田水利支出的资金有90亿;而江苏省在2010年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就达到180余亿,是河南省的近两倍。而庞大的资金将是农田水利乃至节水农业快速壮大并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基础,河南省资金的短缺也就意味着其他农田水利先天的不足。另外江苏省发达的工业支撑更带来交通,科技,人才,机械等方面的优越,为农田设施建设和节水农业发展提供必备用件。还有江苏省沿海的地理位置优越,其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为农田水利设施的网状布局建设提供便利。这些更加凸显了两省之间的水利发展不平衡性。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我国广泛的存在着这些问题。东部与中西部,南部与北方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经济水平和农业投入差异所带来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加剧,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2.2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包括建设资金投入、技术和管理投入、宣传指导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和社会改革方面的投入。虽然大

文档评论(0)

潮起潮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