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十七世纪时微生物的首先发现——初创期 首先看到微生物的是荷兰商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ck(1632—1723)。 列文虎克是荷兰商人,少年在布店当学徒,是一位业余科学家。他利用业余时间磨制各种透镜,主要利用和使用放大镜检查布的质量,在他的一生中,曾制成约400架显微镜,能放大约200—300倍。 列文虎克用自已制造的显微镜观察过各种不同物质,包括雨水、污水、血液、体液等各种腐败物质,第一次看到这些物质中存在有球、杆、螺旋形的生物,称为“小动物”,曾看到微生物有球、杆、螺旋形。 由于列文虎克是一位敏锐的观察家而不是理论家,他本人并不认识到其发现的重要意义,直到相隔100年以后,才由其他自然科学家对微生物进行重新观察和鉴定。 ?3、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奠基期 列文虎克首先看到微生物的100年以后,陆续有一些科学家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和分类鉴定,但是奠定微生物学是在列文虎克之后200年的巴斯德和柯赫。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欧洲一些国家中占重要经济地位的酿酒工业,酿成的酒变酸,蚕丝业的蚕病害,进一步推动了对微生物的研究,促使微生物学的兴起。 1)louis Pasteur(1822—1895 ) ?路易·巴斯德,法国的化学家和伟大的微生物学家。1847年巴黎师范学院毕业,巴斯德贡献不但在微生物学基础理论方面,而且在实用技术方面也为人类造福。 主要贡献: ①证实微生物的活动; ②初步应用免疫学,利用预防接种法治疗疾病,给人类带来幸福;成功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 ③证实了发酵作用与微生物活动有关; ④ 发明了巴氏灭菌法。法国以酒驰名全世界,但当时酿制的葡萄酒常常变酸、变苦、变粘。影响酿造业,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菌所致。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在装瓶葡萄酒后在60—65℃短时间加热处理可以预防酒变酸变苦。 ⑤分离鉴定了引起家蚕蚕病杆菌并提出预防措施,被誊为细菌学之父,微生物奠基人。 (Louis Pasteur,1822~1895) 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而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菌所致。自此,微生物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Robert?? Koch (1843—1910) ? 罗伯特·柯赫(郭霍),专门研究细菌,特别是病原菌,对微生物学有卓越贡献。 ① 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柯赫法则),被誉为细菌学技术之父,细菌学奠基人。 ② 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摸清引起病害的微生物生活史、生理生态等)。 Koch毕业于医学院,毕生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建立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和建立病害的病原体学说。 罗伯特·柯赫,德国人 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 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 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3、近代微生物学发展——发展期和成熟期 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十九世纪是微生物学奠定和开始发展时期,自从20世纪开始,微生物学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微生物的基本生理机制,特别是微生物代谢作用的研究。 微生物学从1900~1950之间和生物化学联系愈来愈密切,生物化学促进了微生物生理学发展。 分子水平研究阶段 微生物发展由宏观进入到微观阶段,特别在30年代出现了电镜,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的局限,使微生物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微生物学发展新的阶段:分子微生物学阶段(DNA)。 病毒的发现:1892年,俄国伊凡偌夫斯基1864—1970首先发现病毒;1897年美国斯坦来(STANLEY)分离到烟草(TMV)病毒结晶。 免疫学兴起:利用预防接种方法防病。 化学疗法:传染病用化学药物来治病。 抗生素应用:用真菌等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来治疗疾病。 以微生物为主要研究题材而获得诺贝尔奖的部分科学家 费莱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获得1945年诺贝尔奖); Salk等研制成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索尔克疫苗)。 恩德斯(Enders)、罗宾斯( Robbins)、韦勒( Weller),以組織培養方式培養小兒麻痺病毒 ,1954诺贝尔奖。 李普曼(Fritz Lipman)和克雷布斯(Hans Krebs)(研究生理和代谢,获得诺贝尔奖); 李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巴德尔(Georgy Beadle)和塔斯姆(Edward Tatum)(研究基因重组,获得1958诺贝尔奖); 奥卓(Ochoa)和科恩伯格(Kornberg)(研究分离和合成RNA、DNA,获得1959诺贝尔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考模拟 数学(浙江卷)(答题卡).docx VIP
- 6-2 好少年在行动(课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小学低年级)》.pptx VIP
- 工厂VDA6.3-2023审核员培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建筑施工企业)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制度.docx VIP
- 第二单元任务2《制作广式月饼》(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劳动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代金劵模板.doc VIP
- 海洋生物学课件:中尺度涡对南海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ppt VIP
- AI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实践.docx
- 第6讲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第一课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件)-《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ppt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5年).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