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營建知訊434 期/201 9/ 03
《每月專題/ 資訊技術於消防工程之應用》
消防自動撒水系統之管路優化設計
楊卿源 大葉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博士生
何岫璁 大葉大學 教授暨防災研究中心總顧問
余世宗 大葉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教授
周中祺 大葉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助理教授
疊代法計算撒水管路 可節省鋼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消防自動撒水系統(以下稱撒水系統)自英國Colonel Willian Congreve(1812
年)發展迄今已200 餘年,經證實為經濟可靠的滅火設備。當火災發生時,火場
溫度促使撒水頭達到設定溫度而開啟放水,撒水系統不僅可吸收火場環境熱量,
還可預淋濕燃燒物周圍環境,以達到控制及撲滅火勢功能 (趙清德,2009 )。根
據Factory Mutual 的研究(1970~1972),撒水系統的滅火成功率可達85% ;Frank
(2013 )研究發現自動撒水滅火系統有效性為70%至99.5% ,但是不正確操作也
會有0.5%至30%的失敗率。William and Koffel (2005 )提出,依據 2005 年 8 月
美國國家防火協會NFPA 報告,自動撒水滅火系統的運行可靠性高達 93% 。
當逐層、逐區計算撒水管路系統時,多採取撒水頭放水壓力做為數學計算求
解的初值,配合不同管段方向計算摩擦損失、位能差以求取各節點的壓力值。為
節省反覆數學運算所耗費的時間,本研究系統性比較 AUTOCAD 二次開發之疊
代程式化水力計算工具與摩擦損失計算基準、海森威廉公式之計算結果,之後針
對某地上七層建築物進行個案分析。個案分析結果顯示,採用疊代水力計算程式
進行逐層、逐區的管路計算和調整後,約可節省33,425 kg 的鋼鐵及減少39,442 kg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率為 24.35% 。撒水系統以疊代計算法進行逐層、逐區
的水力計算檢討時,有機會減少鋼材使用量、降低管材和管件成本、降低施工和
操作空間需求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
營建知訊434 期/201 9/ 03
《每月專題/ 資訊技術於消防工程之應用》
傳統撒水系統設計 先決定撒水頭防護半徑
台灣撒水系統設計須遵循內政部頒布「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以
下稱設置標準)之規定,設置標準第46 條根據建築使用型態與撒水頭反應時間
指數 (Response time index, RTI )以決定撒水頭之防護半徑。此外,設置標準第
2
50 條又規定,標準型撒水頭之放水量應達80 L/min 以上,放水壓力應達1 kgf/cm
以上。由於設置標準第46 條和第50 條分別規定撒水頭有效防護半徑最大值與放
水壓力的最小要求,因此台灣過去在設計撒水系統的習慣上,多半先決定該案撒
2
水頭的防護半徑後,以末端撒水頭 1 kgf/cm 的最小放水壓力要求做為流量計算
的初始壓力假設,再計算管路摩擦損失、壓力源與放水端之位能差 (落差)以及
放水壓力等,以決定加壓送水裝置的揚程、水量需求值。
根據燃燒火勢其足以控制火勢之放水密度,稱之為RDD (Required Delivered
Density );單位面積所獲取之放水量稱為ADD (Actual Delivered Density )。當
ADD 值大於RDD 時,撒水系統方能符合該有的滅火或控制火勢的功效。當撒水
頭間的壓力落差值愈大,代表距離供水源較近的撒水配管應能適度調整,讓每只
撒水頭的放水壓力較為相近。如此一來,不僅撒水系統防護面積內的放水密度較
為均等,也可在確保系統功效的前提下節省管材使用量。
為充分利用建築空間使用效益,台灣多將消防水源設於建築物的閥基。以高
層建築物來說,將撒水幫浦設置建築物最底層之幫浦機房,自閥基抽取水源向上
供水至各層撒水管路的水系統架構成了台灣典型的撒水管路系統。民國78 年版
設置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